蕫?dǒng?
〈动〉
(1)?(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监督;督察?[supervise]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董的笔画顺序
董的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董的总笔画:12笔。
“董”,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ǒng,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董”的基本含义为监督管理,如董统、董督;引申含义为正,如“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深藏,如“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在日常使用中,“董”常做动词词,表示主持,如董成。
“董”,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形声字。篆书忡艸表意,其形像草,童表声,童有细小意,表示董是一种比蒲草细小的草。本义是鼎董,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楷书体和简化版的“存”都从篆书演变而来。
董的笔顺笔画顺序表
董的笔顺笔画顺序表如下图:一、笔顺
董的笔顺笔画顺序是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共12笔。
二、常用释义
1、监督管理。例词:董理、董事。
2、名董事会成员的简称。例词:校董、商董。
3、名姓。
三、详细释义
1、动形声。本义:草名,即鼎_、督察。
2、动监督,督察。例句: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3、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4、动统率。
例词: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5、动主持、主管。
例词:董成(主持和谈)。
6、动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董的拼音是什么
董的拼音:dǒng,董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董总笔画:12笔。1.一(横)、2.丨(竖)、3.丨(竖)、4.ノ(撇)、5.一(横)、6.丨(竖)、7.?(横折)、8.一(横)、9.一(横)、10.丨(竖)、11.一(横)、12.一(横)。
董组词:
董事、古董、老古董、董事长、趣董、骨董羹、董馗、影子董事、校董、董司、劾奏董宏、迁董、客董、卖懵董、董正、挂名董事、南董、关董、董作、杂骨董、董理、董泽湖、周董、乡董、董役、懵董、董项陶腰、绅董、会董、董率、董帅、理董、董逃歌。
董一共多少笔画
董笔画数:
12
董_百度汉语
[拼音] [dǒng]
[释义] 1.监督管理:~统。~督。~正(督察纠正)。~理。~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 2.正:“余将~道而不豫兮”。 3.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 4.姓。
好了,关于“董多少笔画”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董多少笔画”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