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是什么意思 万村,那从未远去的记忆(一)

发布日期:2024-10-12         作者:嘉怡生活网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宋代已有缠足记载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小脚为何称“金莲”

  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金莲”与小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但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前述五代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舞台的形状,也不是娘的脚。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万村,那从未远去的记忆(一)

   长子知青 许仲英 半个世纪的回望 12/12

   从1970年5月,到1972年8月,作为一个天津知青,我在万村度过了800多天的时光。也许,在漫漫的人生长河里,800天算不了什么,然而于我,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多少次魂牵梦绕重回万村,多少次往事回放老泪沾襟……只因为,它是我所有经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最宝贵的青春记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性格的形成、命运的走向……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豆寇年华的我早已垂垂老矣,然而,关于万村的记忆却从未远去,像满天的星星似的,始终在我记忆的夜空里闪烁着、闪烁着……

   一头栽进村

   1970年春天,作为天津市合江路中学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我被分配到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长子县插队落户。

   5月10日上午10点,天津东站人山人海,挤满了即将启程的知青们以及前来送行的亲友们。高音喇叭里的语录声、口号声、歌曲声,伴随着站台上的锣鼓声响彻云天。然而,当列车启动的那个瞬间,上万人发出的哭嚎呐喊声顿时盖过了其它所有的喧嚣,震天动天!17岁的我,在泪眼模糊中告别了爹娘,告别了家乡。

   第二天上午10点,整整跑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停靠在长子县境内一个叫东田良的小站上。我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也带着疲惫、迷茫、忧伤和一点点好奇,随着近800名天津知青一起下了车。

   大概,这个小小的东田良车站,从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吧——县里在车站背后的一大片空地上办了一场颇为隆重的欢迎仪式,搭起了临时戏台,架上了高音喇叭,请来了县剧团。全县29个被指定为知青安置点的大队,也都派人来迎接了,各式各样的驴车、马车、大卡车挤得满满当当。

   显然,县里是下了一番功夫,尽可能做得周到和体面一些的,可知青们还是被眼前的陌生、荒凉和偏远吓住了,不少人眼里汪上了泪,一些泪窝子浅的女生们干脆抱头大哭。

   合江路中学一共来了50个学生,其中36个分到了南陈公社东峪大队,我和另外13个则被分到了万村大队。同时分到万村的,还有吴家窑中学的6人。那时候“全国学解放军”,动不动就按“连”、“排”建置,所以各村的知青点不叫知青点,而是叫“知青排”。

   欢迎大会结束后,我们随着万村来接的人上了车。那是一辆解放牌大卡车。20个知青,20个大箱子,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旅行包、背包、网兜、提篮……全都挤在敞篷的车斗里。不记得我是怎么被选为万村知青排排长的,倒是记得挤在车斗里的我,手里比别人多了一面红旗。

   柏油路先是很快变成了疙疙瘩瘩的砂石路,又很快变成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 汽车 扭秧歌似的驶过,扬起漫天的尘烟。车斗里的我们,不停地东倒西歪、前拥后抢。我手里的红旗,开始还举得挺高,后来不知不觉的就成了“拐扙”。

   下午四点,万村终于到了。 汽车 在村西口的知青大院前停了下来。空地上,已经挤满了来瞧稀罕的乡亲们。

   还是男生们利索,不等车帮子打开,已经纷纷跳下了车。我一看,连忙举着红旗靠向车帮,想让他们先把旗子接过去,却不知道车帮的插销正巧刚被打开。我刚一靠上,立刻大头朝下、失去了重心……

   就这样,在一片惊呼声中,我一头栽了下去!

   初到万村

   嘿嘿,还真得用一下“说时迟那时快”这句俗套子:话说听到惊呼声,几乎是同时,有两个离得最近的人抢前一步,一把接住了正栽下来的我。像腾云驾雾似的,我在他俩的手里重新变成大头朝上,稳稳当当地被放在地上,就这么晕晕乎乎地踏上了万村的土地。

   接住我的两个人中,左边那个是男知青岑焕明,右边那个是个陌生的庄稼汉,我只记得自己手里的旗竿子还硌了人家的胳膊一下,只记得自己礼貌性地说了声“谢谢”,却没能记住他是谁。现在想想,我可真够不懂事的。

   定了定神,我举目四望:密密匝匝的,一大群乡亲立刻拥进我的眼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满脸的好奇,那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灌进我的耳朵,却是一句也听不懂。挤在前头的是孩子们,他们仰起淌着鼻涕的小脸憨笑着,毫不掩饰那直直盯着我们的目光。胆子大一点的,还会瞅冷子跑过来在我们身上摸一把,然后在小伙伴们的哄笑声中飞快跑回去,几分羞涩,几分得意。

   其实,好奇的何止是乡亲们呀,我们这20个年轻的天津娃子,也在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呢!

   在我眼里,他们都好土好土哟。衣裳虽然谈不上褴褛,却也谈不上齐整,更谈不上干净。对襟袄、缅裆裤,上衣短得简直盖不住肚脐,裤子却肥大到臃肿的地步。衣料大都是黑白两色,只有闺女们身上才能看到一些半新不旧的碎花洋布衫。都五月天了,年纪大一点的还穿着黑色棉衣裤,拦腰系一条白粗布腰带。裹着小脚的老婆婆们头上顶着一块白粗布帕子,齐额包住,把两边抿到耳后。低头看,无论男女,脚上一律都是家做布鞋,圆口的、方口的、尖足的、牛鼻梁子的、灰头土脸的、半新不旧的、露着脚趾头脚后跟的……

   大队干部领我们进了知青大院。身后,乡亲们也都推推攘攘地挤了进来。东墙根下,临时盘起的大灶上,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地上有几摞粗瓷大碗。见知青们进来,有人忙张罗着,把锅里的饭食盛进粗瓷大碗,再逐一端到我们面前。

   那是一碗撅片汤。除了面片和汤水,没有菜叶,没有油花,只有盐和醋调出来的咸味和酸味。

   没吃几口,知青们就放下了碗筷,不光是因为这饭没滋没味、寡淡难咽,还因为各种的不习惯:不习惯没有饭桌、没有椅凳,不习惯沉甸甸压得手腕酸困的粗瓷大碗,不习惯身边那些不错眼珠盯着我们吃饭的目光……

   看着我们满不在乎放下的大碗和碗里一多半的剩饭,乡亲们的眼神有些复杂,我们却并没当回事。直到不久后,在真正尝到了饥饿的滋味之后,我们才回想起当初,那碗撅片汤——纯白面的撅片汤啊——是多么的珍贵!以当时万村的条件而言,那应该是所能端出的最好、最体面的饭食了呀!

   一碗撅片汤,宛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也包括我们的不谙世事!

   知青大院

   知青大院是万村知青的共同记忆,或许也是永久的记忆

   只需稍稍留意,就不难看出这座大院曾经的气派:门楼两侧的石头立柱和石雕柱座,门楣上笔力苍劲的“瑞气临”三个大字,门楼斗拱上精致的木雕纹饰、两侧院墙上的砖雕……

   大院最早的主人叫王仕达,是个地主。当知青时,我从没见过他,对他的一切也一无所知。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我倒是陆续听到了一些关于他的传闻。比如,说他曾是个开明乡绅,积极办学,县里有所学校就是他创办的;说他为人儒雅、饱读诗书,“双手能写梅花篆”,是全县有名的文化人;说他是在土改时被分光家财逐出家门从此以乞讨为生的;说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竟然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会偷偷施舍与他……听我教过的一个学生说,当年王仕达偶尔也会行乞到万村来,她就曾和一帮不懂事的小孩子扔石头驱赶过这个“邋遢死了的讨吃鬼”,王仕达一边逃,一边恨恨地骂“猪毛土匪……猪毛土匪……”

   扯远了,回过头来还说这个知青大院。

   土改后,大院成了村里的公有财产,曾经是村里的牲口院,后来因为知青要来了,村里又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安排,才在大院南边盖了牲口棚,牵出牲口。再垫地、盘炕、垒灶、糊了窗户纸,又置办了灶具、油灯……弄成了能住人的地方。

   其实,国家给每个下乡知青都拨了安家费,5里外的东峪村和十多里外的崇仁村就用这笔专款盖起了知青房,明堂瓦舍的,羡煞人。但全县29个知青点村里,也只有这两个村盖了知青房,大多数都没了下文。万村属于大多数——一直到最后一名知青离开,知青房始终没盖起来。

   我们入住时,大院已经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门楼子塌了一角,门扇裂着指头粗的缝,东屋和西间屋已经塌没了,只剩下堂屋、西屋和东间屋。

   东间屋大约有八九平米大,做了灶房。灶房里靠西用青砖盘个一米多高,二米多宽的煤火大灶。炉膛好大,据说鉴别炉灶好烧不好烧,先要看它够不够大,“炉膛里能不能卧下条狗”。添煤用大铁锨,捅火用大火柱——一寸来粗、三尺来长。靠东墙用砖支起个台子,上面放一块大案板,墙上钉了个木头架子,放菜刀擀杖。靠北墙立着一口大缸,叫八担缸,意思是能盛八担水。这缸放置得有点怪:一少半埋在地下,一多半露出地面。据说这样不光稳当,而且无论向里倒水还是向外舀水,都容易了许多,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缸里的水夏天不易坏,冬天不易冻。

   堂屋靠东墙原来就有一盘小炕,是供饲养员住的,现在又在西墙那边盘起一个大炕,与原来的小炕相对。住进9名男知青。

   西屋,曾经的女生宿舍。2003年时,这里住着王仁达的后人。

   西屋原本是圈牲口的,牲口迁走后,队里在这屋一南一北盘起两个大炕。11名女知青住了进来。

   迈进西屋门槛儿,布局一目了然。迎面墙上贴着一张毛主席像,地上放个条桌,桌上一盏崭新的煤油灯。一左一右两个铺着篾席的大通炕,屋中间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空地了。两扇老式木头门,歪歪斜斜杵在门枢石臼里。一南一北两个木窗格上,糊着崭新的麻头纸。

   11个女生相帮着,把各自带来的木箱、皮箱、柳条箱之类分列大炕两旁,拿出被褥并排铺在剩下的大炕上,拉两道绳子晾衣裳、毛巾,暖瓶、牙缸排列在条桌上,脸盆脚盆摞在桌子下头……队里发给每人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一副扁担箩筐,还有一顶草帽和一副垫肩。大家各自写上自己的名字,也都堆在门后。这就算安了家。

   我的铺位是南边那盘大炕从东数第2个。这木沿、砖脸、土芯、不烧火的大炕我是第一次见,这头朝外、脚朝里、头挨头、脚并脚的睡法我也是第一次体验。睡在这样的大土炕上,我觉得像演**似的新鲜、好玩。

   可是很快就不好玩了——新盘的大炕实在是太潮了,没过多长时间,知青身上都生满了红红的疖疮,我小腿上的那个更厉害,烂得流了脓,露出白色的腿骨,怎么都长不住口。一直到了那年的冬天,疖疮上渗出的脓血还常把绒裤粘住,走起路来一撕一扯地疼。开始我以为是水土不服,后来有一次偶然一掀炕席,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篾席背面竟然沁满了细密的水珠,湿漉漉的炕面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没牙婆”!

   那年我17岁,年纪太小,不懂得睡湿炕的厉害。这段睡湿炕的经历到底给我坐下了病根——从此腰腿痛伴随了我一生。

   从住进大院开始,无论饮食、起居、劳动、语言、习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又都必须是尽快适应的。20个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年轻人无数次地哭过、笑过、疯过、闹过、争吵过、亲昵过、困惑过、思考过。在巨大的物质落差和精神落差面前,我们承受着艰苦的考验和思乡的折磨,承受着青春的躁动和前途的迷茫。

   这是个不断长大、不断成熟的过程,一直到若干年后知青们陆续离开。

   知青大院见证了这个过程。

   1990年,在阔别了18年之后,我第一次回村,专程到知青大院去追寻我逝去了的青春足迹。那时,知青们已经走光了,大院越发苍老不堪。到了2003年初春,我再次重返万村,重寻知青大院。堂屋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留下破烂不堪的西屋和摇摇欲坠的门楼,还有门前的两块青石,像历经沧桑的老人一样,默默地守候在那里。

   2003年春,堂屋,曾经的男生宿舍,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此后的数年里,我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返回万村,知青大院是我每次必去之处。

   前不久听说,知青大院终于塌完了,这个记载着我们青春年华的苦与乐、血与泪、希望与绝望的大院彻底消失了。

   但是,存在我心中的知青大院,鲜活如故。

   待续

谁知道中国古代夏,商,周各朝货币发展史吗?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货币,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劳动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免强维持生命,那时还没有货币。随着生命力的发展,当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必需之外,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了交换的需求。商品交换一开始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物物交换困难很多,后来,人们从无数次的交换就比较容易成功。于是,从商品中分离出一种一切商品都能同它相交换的商品,这种商品称之为一般等价物。我国古代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如贝、玉、刀、铲、纺轮、帛等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贝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货币,在我国商代,贝已经当作货币使用了,以后不断演进为金属币和纸币。货币有五种职能,它们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一章 商和西周货币

  我国从夏代开始,已由原始共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商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在商代的六百多年中,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代的生产工具,已经不是石器而是金属工具。随着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分工,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日趋巩固和加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在商代取得了显著发展,“商人”的名称可能即由此而来。商王和贵族经常以贝赏赐给臣下僚属,贝在当时起着货币的作用。贝为什么能起着货币的作用呢?因为贝具有以下条件:一、贝本身有使用价值,它可以做装饰品,在古代还是吉利的象征;二、有天生的单位,便于计数作价;三、坚固耐久;四、便于携带;五、数量不多,取得贝要花去相当劳动。商代的贝以“朋”为单位。原义为颈饰,每朋是串起来的十个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业的发展,交换的扩大,到了商代后期,出现了铜贝,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

  铜贝,作为货币在商代还尚未广泛使用,到了春秋时期,才普遍使用。西周时期还出现了金属货币——原始布,但铸造尚少。布是古代的铲形农具“鎛”演变而来的。在交换中,青铜布向轻型化和小型化演变,成为金属货币的布。最初的布币,还较大程度保留着鎛的形状。

  第二章 春秋战国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习惯的不同,遂形成了这一时期货币形态的多样性,除西周已有布币外,尚有刀币、环钱、蚁鼻钱和爰金等。

  一、空首布币

  布币是春秋时期除齐,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货币。早期的布币形体较大而无文字,以后多铸有纪数、纪地、纪干支、纪币或币值的文字。

  春秋时期空首布币有:

  空首耸肩尖足大布 空首无文布 平肩桥足空首布

  这类空首布多有一字或二字地名,也有纪干支、数字的。

  “高”空首布:“高”,地名,即高都,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晋城县东北。

  “周”空首布:“周”,地名,即平周,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

  “留”空首布:“留”,地名,即屯留,属晋,在今山西省屯留县。

  “示”空首布:“示”,地名,即示邑,属晋,在今山西省祁县。

  “同”空首布:“同”,地名,即“同是”,亦即“铜鞮”,晋邑,在今山西省沁县。

  “雨”空首布:“雨”,地名,露的省写,亦即潞,晋邑,在今山西省潞城县。

  “吴”空首布:“吴”,地名,即虞山,属晋,在今山西省虞乡。

  “智”空首布:“智”,地名,即智城,晋邑,在今山西省解县。

  “吉”空首布:“吉”,地名,晋邑,在今山西吉县。

  “文”空首布:“文”,地名,属晋,在今山西文水县。

  “耒”空首布:“耒”,地名,即耒邑,晋地,在今山西黎城县。

  “吕”空首布:“吕”,即晋吕邑,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侯”空首布:“侯”,地名,即晋温邑,今河南武陟县。

  “南”空首布:“南”,地名,魏地,今河南南阳。

  “于”空首布:“于”,地名,在今河南沁阳西北。

  “武”空首布:“武”,地名,赵邑,在河南省北。

  “甘”空首布:“甘”,即甘丹,地名,亦即邯郸,赵邑,在河北省。

  “向”空首布:“向”,地名,春秋时郑地。今河南洧川县西南。

  “是”空首布:“是”,地名,即“同是”。见上释。

  “贞”空首布:“贞”,即贞阝,地名待考。

  “戈”空首布:“戈”,即武的省写。

  “木”空首布:“木”,即木门,地名,属晋。

  “尚”空首布:“尚”,地名,即邬,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介休县。

  “西”空首布:“西”,即西都,地名,本属晋,后属赵。

  此外,尚有●、商、宋、毫、粤(或释雩)、羊、阜、成、鬲、土、木、王、羽、易、公、非、朱、工、羔、良、居、益、松、井、文货、大、屯、止、瓦、仁、甘、台、合、●、棐、屰、鸟、贸、莫、阳、定、谷、竹、册、室、城、康、下、云、瑁、皿、白、幺、日、垂、艹、窒、氏、叔、空、安周、金、斤、古、富、田、上、君(群)、群、室、、安臧、宫考等。其中有些字的考释仍有待研究,上已引用的考释是否准确,也还有推敲的余地。空首布中纪数字者已见的有一至十,其中“四”与“九”未见,纪干支的有丙、戊、辛、壬、癸。纪地支者,有子、卯、已、午、未等。

  空首布中尚有斜肩的,如王川釿(旧释三川金化或齐金化)、东周、武等数种。

  二、平首布币

  空首布进一步轻型化和小型化发展,成为首部平直不空,裆部加深的平首布。在其演变过程中,又可分为尖足、方足、园足等。体形亦由大向小发展。

  各种形状的平首布分别介绍如下:

  尖足布

  “晋易”尖足布:“晋易”即晋阳。战国时赵邑,今山西太原。此布有大小两种,小者称“晋易半”,但亦有无字者。半即两枚当大者一枚之意。

  “易人”尖足布:“易”为阳字简写。阳人,地名,秦地。在今河南临汝县西。此布亦有大小二种。

  “文阳”尖足布:“文阳”现释为“汶阳”,恐不确。汶阳为鲁地,后属齐,故地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齐国用刀不用布,故此文阳当不指此。文阳尖足布亦有大小两种,其背有字者,意同上。

  “西都”尖足布:“西都”,地名,战国赵邑,今山西孝义县。

  “中都”尖足布:“中都”,地名,本属晋,后属赵,故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

  “甘丹”尖足布:“甘丹”为邯郸的简写,地名,春秋时属晋,后为赵都。故城在今河北邯郸。

  “榆乡”尖足布:“榆乡”,地名,战国赵邑榆次,晋时名榆邑,地在今山西榆次。

  “离石”尖足布:地名,战国时赵地,在今山西省。

  “平州”尖足布:“平州”,地名,现释为齐地,在今山东省莱芜县。齐不用布,此释恐不确。

  “平周”尖足布:“平周”,地名,魏邑,在今山西介休县西。

  “莆子”尖足布:“莆子”,地名,在今山西。

  “新城”尖足布:“新城”,地名,赵邑。《史记·秦记》:“庄襄王三年,蒙骛攻赵新城。”在今山西朔县西南。

  “武安”尖足布:“武安”,地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南省。

  “皮氏”尖足布:“皮氏”,地名,魏邑,故城在今山西河津。

  “长葛”尖足布:“长葛”,地名,郑邑,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二里。

  ●丘”尖足布:“●”即显,“显丘”地名,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商丘”尖足布:“商丘”,地名,宋国都,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霍阝”尖足布:即霍,国名,地在今山西霍县西南,为晋所灭。

  “于半”尖足布:“于”即于阝,地名,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半”为二分之一之意,释同前。

  “中阳”尖足布:“中阳”,地名,赵邑,即山西中阳县。

  “●邑”尖足布:“●邑”,地名“●”字为虢字变体,即北虢所在地,为晋所灭。地在今山西平陆县。

  “●”尖足布:即“蔺”字,地名,赵邑,即山西离石县。

  “腧”尖足布:“腧”,地名,即山西榆次县,本属魏,后属赵。

  “阳化”尖足布:“阳”,地名,即阳邑,在山西太谷县。“化”,币名。

  “兹氏”尖足布:“兹氏”,地名,春秋属晋,战国归赵,地在今山西省。

  “韦”尖足布:“韦”即韩,地名,在陕西省韩城,韩邑。

  “武平”尖足布:“武平”,地名,赵邑,在今河北省文安县、汾阳县附近。

  平肩尖足布尚有兹、豕●半、北兹、邪山、●、寿阴、大阴、艹等多种。

  方足布

  平首方足布是战国时期流通最广的布币,按其形状的不同,可分平首锐角方足布、釿布、小方足布几类。

  1、平首锐角方足布:平首锐角方足布是方足布中的早期类型,流通时间约于春秋末至战国初期,其特点是在平首顶端有两锐角分别向两侧突出。这种布传世很少,所见不多,约有下列数种:

  “公”方足布:“公”,地名,即公里,宋地。

  “垂”方足布:“垂”,地名,魏邑,今山西曹县北。

  “涅金”方足布:亦有释作“涅阴”者。“涅”,地名,晋邑,在今山西省武乡县。

  “卢氏涅金”方足布:“卢氏”,地名,西虢的别称,在今陕西宝鸡县东。此币上有两处地名,颇费解。

  2、釿布:釿布的特点是平首方足圆裆,肩则有圆有方,较厚重。钱文字数较多,内容有纪地及纪值的。

  “晋阳二釿”、“晋阳一釿”、“晋阳半”釿布:“晋阳”,地名,战国赵邑,即今山西太原。“釿”,币值。二、一、半则纪数也,二釿等于二枚一釿,又即等于四枚半釿。

  “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布:“安邑”,地名,魏旧都,地在今山西夏县。“釿”见上释。

  “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布:“梁”即大梁,魏国都。战国时魏都曾由安邑徙大梁,故地在今河南开封。“釿”释见前。

  “虞一釿”、“虞半釿”布:“虞”,地名,今山西虞乡。“釿”释见前。

  “●一釿”、“半釿”布:“●”,地名,郑邑,后属韩,在今河南登封县。“釿”释同前。

  “甫反一釿”布:“甫反”即蒲反,魏邑,今山西永济县北。“釿”释同前。

  “安阴”布:“安阴”,地名,赵地,今河南安阳附近。

  “分”布:“分”,地名,汾阳之布也,战国时属赵,地在今山西汾阳。

  “梁充釿二五十当●”布:“梁”,地名,见前释。“●”重量单位或币值。全部钱文的意思是:“梁二釿布五十枚当一●”。“梁充釿布一百当●”布,意为“梁一釿布一百枚当一●。”

  “梁正尚百当●”布:释同上。

  “梁半尚二百当●”布:意为:“梁半釿布二百枚当一●”。

  3、小方足布

  小方足布是战国时期流通较广和流传至今也较多的一种布币,其特点是平首平肩方足方裆,体小而薄,钱文较工整,内容多纪地名。

  “安阳”小方足布:“安阳”,地名,赵邑,在今河南安阳。

  “宅阳”小方足布:“宅阳”,地名,魏邑,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

  “宜阳”小方足布:“宜阳”,地名,韩邑,在今河南宜阳县。

  “尹阳”小方足布:“尹阳”,地名,在今河南伊阳县。

  ●阳”小方足布:“●阳”,即平阳,地在今山西临汾。

  “平阳”小方足布:“平阳”,地名,赵邑,在今山西临汾县。

  “虞阳”小方足布:“虞阳”,晋地,在今山西平陆县。

  “晋阳”小方足布:“晋阳”,地名,晋邑,在今山西太原。

  “文阳”小方足布:“文阳”,地名,即汶阳,鲁地,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另见尖足布“文阳”释)

  “赵邑”小方足布:“赵邑”,地名,赵地,在今河北蔚县。

  “邬邑”小方足布:“邬邑”,地名,晋旧地,在今山西介休。

  “●邑”小方足布:“●邑”,地名,晋旧地,在今山西霍县。

  “阳邑”小方足布:“阳邑”,地名,晋旧地,在山西省。

  “祁”小方足布:“祁”,地名,晋旧地,在山西太原。

  “平邑”小方足布:“平邑”,地名,赵地,在今河北省。

  “中邑”小方足布:“中邑”疑即“中都”,赵地,在今山西平遥县。

  “汞邑”小方足布:“汞邑”,地名,韩地,在今河南登封。

  “奇氏”小方足布:“奇氏”,地名,即山西猗氏县。

  “皮氏”小方足布:“皮氏”,地名,魏邑,在今山西河津。

  “曼阝子”小方足布:“曼阝子”,地名,在河南洛阳东南。

  “襄垣”小方足布:“襄垣”,地名,赵邑,即今山西襄垣县。

  “北屈”小方足布:“北屈”,地名,旧晋地,在今山西吉县东北。

  “处奴”小方足布:“处奴”,地名,属晋,在山西省。

  “涅”小方足布:“涅”,地名,晋地,在今山西武乡县。

  “中都”小方足布:见尖足布“中都”。

  “莆子”小方足布:见尖足布“莆子”。

  “●丘”小方足布:见尖足布“●丘”。

  “分”小方足布:见尖足布“分”。

  “同是”小方足布:“同是”即铜鞮的省写,地名,属晋,在今山西沁县。

  “露”小方足布:“露”即潞,国名,为晋所灭,遂为晋地,在今山西潞城县。

  “咎如”小方足布:“咎如”本为一小国,为晋所灭,地归晋。

  “来阝”小方足布:“耒阝”,即来邑,疑指小国黎,后归晋,地在山西西南。

  “木阝”小方足布:“木阝”,即木门,地名,晋邑。

  “长阝子”小方足布:“长阝子”,即长子,地名,晋邑,在今山西长子。

  “屯留”小方足布:“屯留”春秋时赤狄邑,晋灭之,地在今山西屯留。

  “长安”小方足布:“长安”,地名,赵邑。

  “共阝”小方足布:“共阝”即共,郑邑,在今河南辉县。

  “平原”小方足布:赵国有平原君,或谓平原君所封之地。

  “丰”小方足布:“丰”,地名,周旧邑,地在陕西雩县东。

  “蔺”小方足布:释见尖足布“蔺”。

  “高都”小方足布:“高都”,地名,春秋时属晋,战国属魏,在今山西城县东北。

  “马●吕”小方足布:“●”即服的省写。“吕”为营字之省写,居住地。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此当指赵君所封地。

  “平阴”小方足布:“平阴”,地名,晋地,在今河南孟津县东。

  “辛阝”小方足布:“辛阝”,即莘,地名,原属虢国。

  “冥阝子”小方足布:“冥阝”,地名,春秋时虞邑,后归晋。

  “于爻”小方足布:“于”为于阝的省写,《古泉汇》认为“爻”为郊字省写。则“于爻”即“于阝郊”,于阝国都城郊所铸。于阝城故地在河南沁阳县西。

  “平周”小方足布:释见尖足布“平周”。

  “朱邑”小方足布:或释邾,国名,在山东邹县南。

  “商丘”小方足布:释见尖足布“商丘”。

  “瓦阝”小方足布:即“瓦”,地名,周地,在今河南洧川县。

  “成阝”小方足布:“成阝”,国名,在今山东宁阳县北。

  “郜”小方足布:“郜”,地名,晋地,在山西祁县。

  “郏”小方足布:“郏”,地名,周地,在今洛阳西。

  “莱”小方足布:“莱”即时来,郑地,在河南荥泽县东。

  “木贝”小方足布:见上“木阝”。

  “平贝”小方足布:即“平邑”,见上释。

  “兹氏”小方足布:“兹氏”,战国赵地,在山西。此布有署“兹氏半”者,即两枚等于一枚“兹氏”。

  “涅阴”小方足布:见前“涅金”释。

  “宁”小方足布:“宁”,地名,春秋时为义渠国地,后归秦,地在甘肃宁县西北。

  “宝”小方足布:“宝”亦为义渠国地。

  “邰”小方足布:“邰”,国名,地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

  “高阝”小方足布:“高阝”,地名,晋邑,在今河南省柏乡。

  “甫阝氏”小方足布:“甫阝”,地名,在陕西略阳。

  “未邑”小方足布:“未”为妹的省写。妹邦“纣之所都处也”。地在今河南淇县北。

  小方足布尚有益昌、阴平、梁阝、戈阝、禾阝、郎、王氏、土易、王易、涿、害等等。

  战国布币中,尚有一种形制特殊的,平肩长身而方足,首部有一孔,钱文为四字,有释“殊布当釿”,有释“殊布当十化”,现又有释“旆钱当釿的”,背文为“十货”。又有一种形如两个方足布的足部连在一起,面文及幕文均有二字。有将面、幕文连续释为“四布当十化”的,现有释为“四钱当釿”。这两种布数量很少。

  三孔布及圆足布

  三孔布的首部及两足均有一孔,故名之为三孔布或三窍布。这种布币是战国末期秦铸行的货币,形制特殊,传世极少。币面有纪地文字,背面则有纪重文,如:两、朱(后作铢)等。

  “南行唐”(或释“鲁阳”)三孔布:“南行唐”,地名,战国时赵邑。

  “安阳”三孔布:释见上“安阳”条。

  此外尚有“上比阝阳”、“下比阝阳”、“上专”、“下专”、“杞”、“雁乡”、“北九门”、“蔺”等。

  三、刀币

  刀币是由青铜刀类演化而来的,可能起源于渔猎地区,后来在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地区发展。使用刀币的有齐、燕、赵等国,其使用布币的同时也兼用刀币。刀币大致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1、齐刀:齐刀是齐国的货币,形体较大,制作工整,文字亦美。齐刀往往根据其钱文字数多少称谓之。

  齐六字刀:这是传世极少的一种珍贵刀币。它制作精细,文字清秀,充分反映战国时期文化艺术及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币文六字有释为“齐造邦长环化”、“齐造邦●法化”、“齐造邦长法化”、“齐造邦长大化”等,至今尚无一致意见。“造邦”有人释作地名,亦有人释作“开邦建国”之意。

  “齐法化”三字刀:背文有中、牛、生、巠、平、工、丙、大、上、士、土、安、方、行、刀、化、匕、亻、吉、木、禾、易、日、金、法(●)、廿、司、北、二、央、立、互、本、七、正、白、文、工等字。

  “齐之法化”四字刀:背文有日、化、●茴、个、亻、上、十、二等字。

  “齐之化”三字刀:此刀传世极少,背文有匕、文等。

  “节墨之法化”刀:节墨即墨,齐国即墨地方(在今山东平度)所造。背文有安邦、●大行、日工、吉、上、化行、司、●等字。

  “节墨法化”刀:与上同。背文有土、人、亻、一、七、八、十、匕、上、●、九、日、大、化、司等。

  “安阳之法化”刀:“安阳”,本属莒,后属齐。《史记·六国表》“齐宣王四十四年伐莒及安阳。”背文有化、●、日、上、工、匕、一、二、●、八等字,字上有一星点,星点上又有三横划。

  齐明刀:山东博山县出土较多,故亦称“博山刀”。博山地域古属齐,故知为齐刀币。又因刀上有一“明”字,故全称为“齐明刀”。背文有一字者居多,也有二字和二字以上者。有些文字尚待考释。背文中有共化、齐化、齐化共金、齐●化等字,亦可证为齐刀之一种。

  尖首刀:尖首刀是刀币中早期类型,首部较尖削。这种刀有一类首部特别尖,无钱文,有把它称为针首刀的,其流通时间在春秋。一般尖首刀比齐刀薄小简单得多,钱文以一字居多,如:非、城、立、土、易、化、木、吉、生、于、工、上、中、下、水、王、氏、井、日及数字一、二、三等,二字者较少,有兆阝化、工化、非一、文一、六一、八木、丙匕、六丁,兀城等,尖首刀多出土于河北一带。

  2、明刀:因刀面上有一“明”字得名,明字又有释作“召”、“●”、“莒”等字的。明刀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柄部和身部曲折如磬,因此也称“磬折刀”。另一种圆折微弯,故又称为“圆折刀”。这种刀币主要出土于河北,一般认为是燕国货币,也有认为赵国也使用这种刀币。刀背上的文字有工、化、干、上、下、左、吉、行、乙、壬、癸、良等,有些字尚不可识。

  3、圆首刀:此种刀是战国刀币的晚期类型,刀首两边圆,故称圆首刀。又因刀身与柄连接处近平直微弯曲,故又称为直刀。刀上有无字的,也有有字的,有字的有下列几种:

  “甘丹”圆首刀:“甘丹”,即邯郸,赵地。背文有●、刀、六、八、十等,亦有无字的。

  “白”圆首刀:“白”,柏的省字,指柏人,赵地。背有一、二、五、六、七、十、一二、二一、廿四、人、厂、鱼、文、田、乙等字,亦有无字的。

  “白人”圆首刀:释同上。背有作“二”字的。

  “成白”圆首刀:“成白”,地名。

  小直刀:刀身平直体形较小,是战国末的刀币。钱文仅见“晋阳化”、“晋阳釿化”、“晋阳”数种。

  四、环钱

  环钱是由纺织工具纺轮演化的货币,也有人认为是从玉环、石环等装饰品或刀币的环部演化而来的。其形圆而中间有孔,便于携带,亦便于计数,且不易折损,因而最终成为我国方孔圆钱的直接祖先。战国时期除楚国外,其他国家或先或后都铸行过环钱。早期的环钱形较大,无文厚重,孔先圆后方,先无郭后有郭,并有铸文,同时还逐渐向轻小方向发展。兹介绍如下:

  “垣”字环钱:“垣”,地名,即长垣,初属卫,后入翟,再属晋,地在今山西垣县西,此钱有认为是春秋时垣地所铸。

  “共”字环钱:“共”,地名,战国属魏,在今河南辉县。

  “蔺”字环钱:“蔺”,地名,见前释。

  “异阴”环钱:旧释“济阴”,今从《中国古代货币通考》读异阴。地在河南新郑、密县一带,为郑地。

  “离石”环钱:“离石”,地名,见前释。

  “长垣一垣”:“长垣”释见上“垣”条,一垣为货币单位。

  “共屯赤金”:《历代古钱图说》释:“屯”,纯者,共邑之铜纯而色赤,故曰共屯赤金。

  “共口釿”:第二字待考。

  “东周”环钱、“西周”环钱:“东周”、“西周”均为地名。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郏邑,为垣公地,在洛阳西北,称西周。公元前357年,周惠王又封其少子班于巩,在洛阳东北,称为东周。东、西周是位处周都洛阳的方向而言,非历史上的东、西周。“东周”环钱为东周君铸,“西周”环钱为西周君铸。

  “安臧”:待考。

  “明化”、“明四”:均为燕环钱。圆形方孔。

  “半环”:“半环”,货币单位,谓一环之半。

  “贝益化”、“贝益二化”、“贝益四化”、“贝益六化”:“贝益”,币名。“化”,货币单位。数字则纪币值。此钱圆形方孔。

  “一珠重一两。十二”旧释:“重一两十二珠”。此币尚有“一珠重一两·十三”“一珠重一两·十四”的,据考释为秦环钱。

  “两甾”:“甾”,重量单位,每甾为六铢,两甾即十二铢亦即半两。此钱圆形方孔,亦为秦币。

  五、蚁鼻钱与爰钱

  蚁鼻钱

  蚁鼻钱是楚国的铜币,是贝币的高级形态,因其形状及上面的刻文形如“鬼脸”,又称“鬼脸钱”。“蚁鼻钱”上的刻文有数种,有释作“坐”、“●”、“金”、“●朱”又有释为“各六朱”的郢爰。

  我国不但是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贵金属——黄金作货币的国家。贵金属便于分割、贮藏、携带,体小值大、质量经久不变等优点,是理想的币材。“郢爰”是我国最早的金币,“郢”是地名,楚国首都。“爰”是重量单位。除郢“爰”外,尚有“陈爰”。

  第三章 秦 钱 币

  (公元前206——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一系列加强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同时,又统一了币制。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每镒重二十两(一说每镒重二十四两);以铜钱为下币,圆形方孔,单位是半两(重十二铢),重如其文。从而把各种原始形态铸币统一于方孔圆钱之下。

  秦半两钱之所以圆形方孔,据说是因为秦始皇迷信当时方士们所宣扬的“天圆地方”宇宙观的缘故,实际上方孔圆钱在战国时期早已有之,并非秦始皇的发明。但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币制,规定了货币的形制和单位,无疑是一大贡献。

  半两钱一般重八克左右。但因每范所铸钱很少,故需范甚多。钱范不够整齐划一,带来钱币的轻重大小及文字也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战国纷乱的货币形制统一于半两钱以后,从此,我国的货币形制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第四章两汉钱币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初货币承袭秦制,使用半两钱,但逐渐减重。黄金改以斤为单位,斤又称金,每斤重十六两。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行“五铢钱”。这是货币形制的重要改革,由于五铢钱轻重大小适中,此后七百多年间,一直成为我国主要的货币。

  一、西汉钱币(公元前206——公元8年)

  西汉有三种钱,即秦半两、汉半两、五铢钱。汉半两钱因轻重不同,又有八铢、五分、四铢、三分数种。五铢钱中又有各郡国所铸的“郡国五铢”、中央政府所铸“赤仄五铢”、专门的铸钱机构上林三宫所铸“上林五铢”等。又因私铸盛行,汉初货币一度曾相当混乱。

  西汉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注意兴修水利,普通使用牛耕和铁农具,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货币经济也较前发达。国家赋税,除田租外,皆以征收货币为原则,薪俸则钱帛参半,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铢”半

  两公元前206年,汉高祖行半两钱,因经济窘迫,所铸半两钱大幅度减重。

  “榆荚”半两

  汉初许民铸钱,为图大利,各地豪强大户私铸纷起,钱愈铸愈薄,成为孔大体小、形如四片榆荚的小钱,被称为“榆荚半两”。劣钱的泛滥,曾使当时物价飞涨。

什么是马蹄脚?

  马蹄脚又称“马蹄足”、“垂足”、“尖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

  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马蹄脚可以发生在单脚或双脚,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脚的肌腱和韧带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脚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并且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脚的后内侧牵拉向下、脚向下向内扭转,使得脚部的各块骨头处于异常的位置上,导致脚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罗马全面战争v1.5尖足兵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我以前也是这个问题,士兵全是尖尖脚,你试着在游戏开始前的视频设置里面,打开高级选项,里面很多内容,我是把部队细节改为中等,然后最下面的单位阴影那一栏,要把它勾选上,然后你再进去看看吧,我现在可以了。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个原因。

  好了,今天关于“尖足是什么意思”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尖足是什么意思”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