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多少元 曹姓祖先是谁?

发布日期:2024-09-26         作者:嘉怡生活网

   源于姬姓

  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 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铎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国,立国636年。国的后裔都姓曹,以曹伯为始祖。旧时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每升较他姓减三文。《县志》载,定陶为古曹国,曹伯墓在北门外,十七世皆葬于此。

  源于官位

  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孙安被封在曹国(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夏禹赐封安为曹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大禹治水时,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邹城境内,灭于楚)。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源于改姓

  秦姓所改。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改秦真姓曹氏。

  少数民族改姓

  1、匈奴曹姓。《晋书》载记有匈奴右贤王曹毂屯马兰山。又载有贰城胡曹寅献马3000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领曹龙、张大头等率部众两万人,入蒲子(今山西省隰县),推曹龙为大单于。公元416年6月,并州胡人数万落叛逃后秦,人平阳,曹弘被推为大单于。《晋书·世祖纪》有山胡曹仆浑,是投降汉人的匈奴族,演变为步落稽胡。

  2、满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于鄂尔坤、俄漠和、界凡、长白山、马尔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后改为曹氏,分布于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镇江人。曹。春林,法库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鹰,原为民勤汉人,迁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来台。

  4、藏族曹氏。大通县大通川土千总户曹通温布,番族,以曹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职。

  5、瑶族曹姓。泰国德伊兑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迁潮州府河杨河。元末大乱,又迁贵州,再转迁泰国北部山区。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陇川县芒东寨经师。曹秉薄,原为汉人,明洪武二年迁腾越,又到绮罗、罗文冲关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为阿昌族。一支迁路西县高埂田为阿昌族。一支迁萝卜坝成为傣族。一支到陇川县小新寨成为景颇族载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腊县倚邦土千总曹当斋,清雍正七年(1729年)从征普思逆夷,杀贼有功,给土千总。

  8、昭武九姓的曹国。进入中原地区并留居的昭武九姓之曹国人,后依汉族人化习俗,以国名汉化为姓氏称曹氏,世代相传至今。

  9、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曹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曹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曹叔振铎,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振铎,亦称曹振铎(受封曹国,叔是排行,故称曹叔振铎或曹振铎),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朝诸侯国曹国始封君,曹氏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曹安、曹伯、曹振铎、曹嵩、曹龙、曹弘、曹秉薄、曹当斋、本牙海、曹玉溪、曹十哲。 曹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九十一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0%左右。先秦时,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山东和江苏北部。秦汉时,曹姓已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和华东地区。唐初和唐末,中原有两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进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进入了两广。清初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这两省曹姓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国呈现北部冀豫、东南皖赣浙两大曹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列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长值为负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山东,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口减少十分明显。明朝时期,江苏为曹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国重新形成了鲁、苏、浙、赣、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区。 郡望

  曹姓的郡望在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高平郡(今山东西南部)、东海郡、陈留郡、清河郡、巨鹿郡。 堂号 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发源地或居住地为堂号 (即以郡望之名)的郡望堂号。曹姓在历史上有多个郡望,主要有:

  谯国(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

  彭城(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

  高平(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

  巨野(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城)。

  金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南)。

  亭山(齐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南)等。

  二是自立堂号。已收集到的曹姓自立堂号及其地址:

  爱敬堂:江苏溧阳市南门里。

  安寓堂:江苏邳州市。贵州织金县鸡场乡。

  安正堂:四川宜宾市。

  八斗堂⑴:安徽太湖县、怀宁县江镇镇日新村曹屋、定远县吴圩镇耿巷村、曹李村。湖北省洪湖市。

  修德堂:江西吉安县桐坪镇黄山村

  白虎堂:(曹操世系)。

  白玉堂:江苏淮阴市。

  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何为宰相。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省刑法,薄税敛,无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颂他说:“载以清靖,民以宁一。”

  宗族特征:

  1、曹姓名人辈出,从官员将帅到文人墨客,从三国曹操到清代曹雪芹,均在曹姓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人所崇敬。2、曹姓的字行辈份除排列有序井然外,还体现着报国忠贞,勤俭治学的家规家训。如曹振甲所修《曹氏家谱》中江苏曹姓一支字行为:“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四言 名麟俊彦;

  绣虎文宗。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长平侯曹操族子---曹休,字文烈。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后世称为绣虎。

  人称乡虎;

  自庆接鸾。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曹操的儿子,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有才学,早年受曹操宠爱,一度曾想立他为太子。曹丕为帝,他受猜疑妒忌,积郁而死。诗歌多为五言,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辞采华丽,对五言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也擅长辞赋、散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文章只有一石,曹子建一个人占了八斗。”当时人称“绣虎”,绣,指其词华隽美;虎,指其才气雄杰。下联典指唐代诗人曹邺,字邺之,桂州阳朔人,大中年间进士,历官祠部郎中、洋州刺史等。其诗多写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篇章对统治者的讽刺;语言通俗,多用民间口语。《登第诗》有句:“自拟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平阳世泽;

  相国家声。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初曹参,助刘邦得天下有功,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丞相。

  武惠世泽;

  科第家声。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卒谥武惠。

  将台三上;

  籍列八仙。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将曹彬三子皆为将才,曹弼题曹彬庙有“教子三登上将台”之句。下联典指宋曹国舅隐迹山林,后遇钟离权、吕洞宾,引入仙班。

  文承七步;

  武继三登。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妒忌曹植才华,曾令他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作不成要施以重刑。曹植应声便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人们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下联典指北宋初大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乾德初年,因打败契丹、北汉有功,官枢密承旨,灭后蜀后任都监。开宝年间任统帅,灭南唐,后任枢密使,加同平章事(宰相),封鲁国公。太平兴国年间,辅佐太祖决策灭北汉,雍熙年间又率军攻辽。为当时第一良将。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都有将才。长子曹璨,字韬光,官至富州刺史,因抵抗契丹有功,官河阳节度使,升同平章事(宰相)。三子曹玮字玉臣,率兵四十年,未曾失利。七子曹琮,字宝章。北宋大臣陶弼有句:“教子三登上将台。”

  大家传诫;

  令女守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班昭,为皇后和妃嫔教师,以其夫为曹世叔,称“曹大家”。曾著有《女诫》。下联典指三国·曹爽。从弟文叔妻名令女,夫早死,割鼻毁容,誓不再嫁。

  投江尽孝;

  却赙表廉。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曹娥,沿江寻父尸不得,号哭七日,投江而死。下联典指宋·曹修古卒,其妻女尽却宾佐之赠钱数十万。 谯国家声远; 五言 雷阳世泽长。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曹姓的源流郡望。

  泉石从所好;文章如有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汉代《曹全碑》字联。曹全,字景完,东汉建宁间举孝廉。《曹全碑》,全称《汉颌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立,明万历初在今陕西合阳县出土,清康熙壬子(公元1672年)后断裂缺字,公元一九五六年移存西安碑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五字,碑阴列名五列,五十七字。

  借得三川秀;

  添来气象新。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红楼梦》书中联语。 圣代三升论秀; 六言 家风八斗量才。

  ——曹京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曹大村曹氏宗祠联。全联典指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植。见上“人称乡虎;自庆接鸾。”联释。 平阳世守三章约; 七言 子建才高七步诗。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曹参。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字子建,曾七步成诗。

  影上三竿迎晓日;

  才高七步咏春风。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野田黄雀行千里;

  芹圃红楼梦百回。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等。下联典指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著有《红楼梦》。

  一代像绘凌烟阁;

  千秋名传曹娥碑。——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曹霸,曾修补《凌烟阁功臣像》。下联典指东汉孝女曹娥,后人立“曹娥碑”。

  只有诗书堪自读;

  未甘词赋压群流。

  ——曹墨琴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女书画家曹墨琴撰书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撰书联。

  宝鼎茶闲烟当绿;

  幽窗棋罢子犹凉。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红楼梦》书中联语。

  绕堤柳借三篙绿;

  隔岸花分一脉香。

  ——曹雪芹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红楼梦》书中联语。

  家居好水好山地;

  人在不夷不惠间。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佚名集汉代曹全碑字联。

  令子贤孙中维起;

  美人名士共长生。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佚名集汉代曹全碑字联。

  鹤群常绕三珠树;

  花气浑如百和香。

  ——曹秀先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礼部尚书曹秀先撰书联。 八言 君子处事,有忍乃济;

  儒者属辞,既和且平。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八言以上 佚名集汉代曹全碑字联。

  仁被江南,良将功推第一;

  约成塞外,使臣才羡无双。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曹彬,为时良将第一。下联典指宋代曹利用,曾与辽国和议。

  树绩关中,振平阳千载之武;

  修名邺下,冠河东八斗之才。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曹参,佐高祖定天下而封侯。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谢灵运曾言天下才一石,子建独得八斗。

  法守三章,平阳侯忠诚厚朴;

  才高七步,陈思王藻丽英华。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曹参,封平阳侯,曾随刘邦定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曹植,字子建,曾七步成诗。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有接云光。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何氏宗祠联。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新加坡何氏宗祠联。

  汉拜相,宋封王,三千年皇猷黼黻;

  居江左,卜京右,亿万世国器珪璋。

  ——佚名撰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北省丰润县曹氏宗祠联。

   安徽曹氏续修宗谱八卷,家第一卷,(明)曹来凤修,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歙县曹氏重修谱牒,(明)曹光东修,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青阳墩头曹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曹氏族人修,清道光三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卷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泾县谯国曹氏宗谱五卷,(清)曹思诚、曹里等修,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曹氏族谱四卷,(民国)曹永和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崇孝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曹氏族谱四卷,(民国)曹浩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崇孝堂、中华书局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镇江开沙曹氏宗谱四卷,(清)曹国宾等纂,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镇江开沙曹氏宗谱八卷,(清)曹启铨编,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曹姓家谱是指曹姓的文字谱牒,又称为曹氏家谱,曹氏家乘。肇始于先秦史官所撰的《世本》。曹姓世系直至汉代应仍是在《世本》上增补,原书在宋代散佚。如太平曹氏,等等记载曹氏内部发展的传记和编年史的特殊历史记传。 湖南 湖南南岳曹氏字辈:懋学徵绍虔 家良致述先 希时华邦庆 景登允尚传 积善贻芳远 培基树泽长 业修斯富有 本立定荣昌

  湖南芷江曹氏字辈:“之子言文与齐思庭世昭光继恕承先代法可得久长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荣正大鸿运兴万家庆天恩”。

  湖南常宁曹氏字辈:“子应荣达继必贤良诗兴泽后孝启家祥芳连甲第声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1994年新续字辈:“仰承洪范怡和泰康敦崇礼义德业昭章福禄绵远晖耀平阳”。

  湖南芷江曹氏字辈:“文大致启宗国学万世兴家传日新胜吉庆中长应”。

  湖南凤凰曹氏字辈:“长延祖宗宏绪达启世代仁义忠厚贤良俊秀尚德景星庆云”。 

  民国三十二年曹时药《六修曹氏支谱》,湖南益阳曹姓一支字行为:  玉受秀贤彦,必钦子冠锡,良文教尔廷,家盛英嗣起,  时安德泽芳,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郅,仁孝怀三代, 山东 山东博兴曹氏字辈:“志向高大新,同连奉竹训”

  山东诸城曹氏字辈:“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俭庄敬贤忠孝悌”。

  山东临邑曹氏字辈(世传):“式玉传本广,庆延泽义厂,得培春奋发,安全即是长”。  四川 四川绵竹曹氏字辈:“以学联玟风圣元世德邦守先培代远一本遇多良秉正安怀履希承绍有方慎之崇汝祖延显兆绵长”。 辽宁 辽宁满族曹氏字辈:“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鳞昌玉珠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凤图斌”。 河南 河南信阳曹氏字辈:“正德金殿士,文光燿尚升,永安千古秀,万代庆长春。”

  河南辉县曹氏百字辈(22代-121代):“启宗秉明志,培嘉常锡光,景晓可建宪,尚有万家昌,举业树仁德,广贤崇义芳,书锦必竟秀,武佩立勋章,兴华涌新俊,卫国济英良,功荣彦世泽,品正惠声扬,轩瑞信园洁,庭运著凤翔,儒林鸿学录,兰桂萃丽堂,喜登青云步,晋豫鹏飞乡,天普呈平乐,冠庆富春江。” 江苏 江苏南通如东曹家庄曹氏字派:廷有联明瑞,大启世永书,宗宜连显达,德裕克昌余。 新疆 新疆巴里坤曹氏字辈:英豪诚士美,万世享荣华 其它 曹氏一支字辈:“开宣宏德永兆云宜必可仲于伟然特启银祥正福玉树庭谐”。

  清光绪三年曹振甲纂修《曹氏族谱》,江苏扬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景国良栋,守世乙启,子木宏允,振汝定纪。

  续修字派为:

  德贻余庆,学立名扬,锡尔遐福,长发其祥。

  江苏扬州另一支曹姓21世以前字派说法不一,其字为:

  乾元亨利,贞学为佾,里公雍述,泰罕党宇,

  宙洪荣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孝悌忠信,

  礼义廉杰,金木水火土,壮敬贤良勤俭,射御书数。

  21世之后的字派为:

  一大士必,永裕恒元,如松有茂,明文思安,善继贤述,克盛荣华。

  清光绪二十六年曹汝祥续修《曹氏支谱》,山东诸城曹姓一支字派为:

  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俭,庄敬贤,忠孝悌。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四川绵竹《曹氏族谱》的世次班行为:

  以学联玟风,圣元世德邦,守先培代远,一本遇多良,

  秉正安怀履,希承绍有方,慎之崇汝祖,延显兆绵长。

  清代《常宁烟竹曹氏一修宗谱》的字行为:

  子应荣达,继必贤良,诗兴泽后,孝启家祥,

  芳连甲第,声振朝堂,光余先祖,百世其昌。

  1994年七修宗谱的新续字行为:

  仰承洪范,怡和泰康,敦崇礼义,德业昭章,福禄绵远,晖耀平阳。

  湖南麻阳县芷江东门曹家的字派为:

  文大致启宗,国学万世兴,家传日新胜,吉庆中长应。

  芷江曹家坪曹姓的字派为:

  子言文与齐,思庭世昭光,继恕承先代,法可得久长。

  麻阳县高村曹家子字后取二十字:

  高永应启宗,祖达胜国英,方志传世代,光华选朝廷。

  民国三十七年高村曹家与芷江曹家坪共同商议续取二十字:

  安邦定治平,福享久成荣,正大鸿运兴,万家庆天恩。

  麻阳县吕家坪毛家湾曹姓的字派为:

  景志仁玉庭,万(文)朝(正)维(万)贞(兆)启,世上生俊杰,

  久永享太平,祖正流芳远,仕相转佳行。

  湖南省凤凰县毛都曹家字派为:

  长延祖宗宏绪,达启世代仁义,忠厚贤良俊秀,尚德景星庆云。

  民国十八年曹少甫修《曹氏家谱》,江苏通州曹姓一支字派为:

  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民国十六年曹怀之修《曹氏宗谱》,安徽绩溪旺川曹姓一支字行为:

  志士光家国,徽猷衍圣功,立诚天助福,敦德世恒隆,

  庆本善庭起,瑞从义宅钟,思求荣祖道,文学务先通。

  民国六年《湖南益阳曹氏彦祥房五修谱》的派语为:

  应世国大昌,芝城土必方,文明光景远,

  道下合三房,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邦,

  仁孝怀三代,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荫庆常康。

  民国三十二年曹时药《六修曹氏支谱》,湖南益阳曹姓一支字行为:

  玉受秀贤彦,必钦子冠锡,良文教尔廷,家盛英嗣起,

  时安德泽芳,显承师俊业,圣哲立名郅,仁孝怀三代,

  嘉徵集一堂,宗功培至善,祖阴庆常康。 曹操冢,即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约巧公里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该地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南倚南岭,地势较高。

  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临漳县西南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其就是曹操墓[1]。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曹姓祖先是谁?

  关於曹姓的起源,历代史书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广韵》:“颛顼玄孙陆终之子安,是为曹姓。”

  《元和姓纂》:“颛顼元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氏。至曹挟,周武王封之於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锋,封曹,亦为曹氏。因宋所灭,子孙以为氏。”

  《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隋书》:“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即以曹为氏。”

  可以看出,曹姓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颛顼帝蠃姓的后代。 黄帝姬姓的后代。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开创曹氏,为黄帝姬姓嫡系的后裔,与黄帝世系关系密切。公元前11世纪,叔振铎被封於曹,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成为始封之君,也成为曹氏的始祖。

  由邾姓改姓为曹。朱姓源於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元孙陆终生有6子,其中第5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在今湖北黄风县)。古之邾国的贵族一直以国为氏。邾国后为楚国所灭后,安之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复姓为曹。

  古代曹国人入居中土之后,以曹为姓。古之曹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代曹国在史书上颇有记载,在历史上,一度是唐王朝的藩地。《北史》、《隋书》、《新唐书·西域列传》将其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出於对中士文明的景仰,古曹国中先后有数万人通过新疆南北麓、阿勒泰一线的古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定居之后,就以曹为姓。

  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七。?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周武王之弟振铎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地,其子孙以国为氏。2、据《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颛顼帝之后裔曹安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其后子孙被改封于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邾国被楚所灭后,邾人有以曹为氏者。3、其他源流。据《晋书》所载,后汉人曹嵩,改夏侯姓为曹姓。又据《新唐书》所载,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国人有以曹为氏者。另外,女真族粤屯氏,满族索佳氏、索绰络氏、鄂托氏、拉祜族劳朝氏、普米族本牙海氏及布朗、彝、阿昌、哈尼、蒙古、纳西、回、锡伯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曹姓者。

  得姓始祖 曹振铎。颛顼的后代曹安最初被封在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把他的弟弟振铎封在了曹,而把曹安的后代改封在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振铎在他的封地曹建立了曹国,定都于陶丘。曹振铎建立的曹国于公元前四八七年为宋景公所灭,其后代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为曹姓。曹振铎也就被视为曹姓始祖。

  繁衍播迁 曹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东,山东曹姓成为后世曹姓繁衍播迁的主要源头。先秦时期,曹姓分布点以山东及江苏沛县为主。秦汉时期,是曹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部成为曹姓主要聚居点,以致于后来曹姓发展史中四大郡望(谯郡、彭城郡、高平郡、巨野郡)皆出于这些地区。另外,陕西、湖北、甘肃、浙江在秦汉时期也有曹姓散居点。据载,秦末沛县(今属江苏)人曹参西汉时被封为平阳侯,其子迁居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北)。魏晋南北朝之际,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南迁,与此同时,北方曹魏政权的建立,也使曹姓得以在北方较好的发展,以致于后来曹姓在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隋唐时期,曹姓在规模、数量上又有大的发展。福建、广西等地始有曹姓入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开漳,亦有曹姓将佐。”宋元至明清时期,曹姓已广布我国各地。据载,明代有福建曹姓一支徙居广东梅州,又雍正年间有福建曹姓入居台湾,进而迁徙海外。今日曹姓以黄淮流域分布最为集中,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人口为多。

  郡望堂号 曹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许多郡望,最著名的当数:1、谯郡,治所在亳州(今安徽亳县);2、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3、高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4、巨野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

  堂号:“谯国”、“敬思”、“崇孝”、“宁寿”、“清靖”、“无为”等。?

  宗族特征 1、曹姓名人辈出,从官员将帅到文人墨客,从三国曹操到清代曹雪芹,均在曹姓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人所崇敬。2、曹姓的字行辈份除排列有序井然外,还体现着报国忠贞,勤俭治学的家规家训。如曹振甲所修《曹氏族谱》中江苏扬州曹姓一支字行为:“景国良栋,守世乙启,子木宏允,振汝定纪。”曹汝祥所续修《曹氏支谱》中山东曹姓一支字行为:“彬乾元,亨利贞,学有为,良勤剑,庄敬贤,忠孝悌。”曹少甫所修《曹氏家谱》中江苏曹姓一支字行为:“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求曹姓族谱

  曹姓起源

  一.关于[曹"字: 曹语发生远古.是汉语原始语根之一. 原始语称具有空间容纳性的物体为曹.夏代商国国君叫曹圉(Yǔ.音语.谓养马的地方).是昌若之子.继昌若而立.曹圉亦作粮圉.曹圉.可能指粮库或马圈.说明夏代商国国君是管粮库或马圈的官.并以之为氏的.后世仍叫在树上作窝栖息的远古人为有巢氏.盛牲畜饲料的长条形器具叫猪槽.马槽.盛饮料或液体的器具叫酒槽.水槽.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的物体.凹下的部分叫槽.漕河.是运粮草的河道.漕粮.指漕运的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槽.也指房子.槽坊.旧时称酿酒的工场.毋庸置疑.[曹"语的原始义是指有空间容纳性的物体. 曹同古代的法官攀亲始于奴隶社会.相传在夏芬(槐)时[作圜土"(今本<竹书纪年>).[圜土".据东汉时的经学家郑玄解释:[圜土.狱城也"(<周礼·大司寇>注).也就是监狱.因这种监狱是用土筑成一个圆形.将罪人囚禁在其中.因占地面积较大.故称之为[狱城".这是古代画地为牢的最早监狱.因监狱具有空间容纳性.原始语当呼之为[曹".我国夏朝所在的河南中原为干燥的黄土地.在黄土地挖个深洞或用黄土筑成[圜土"用以关押供奴隶主役使的犯人.不使其逃跑.这是简便易行的设施. 原始人的语言简单贫乏.常用一个语音指代与之相关的许多事物.既然具有空间容纳性的物体叫做曹.那么把掌管囚禁奴隶和罪人于[圜土"之中的职官称为[曹".并以之为官名. 后世对曹的原始义既有继承.也有引申.许慎及之后的文字学家说曹之本义指古代之诉讼(即古代的法官).亦引申为官吏分科司职治事之组织曰曹.汉置尚书五人.一人仆射.四人分四曹.东汉尚书六人.分五曹,一曹与后世之一部同.其后官制迭更.晋及南北朝多至数十曹.直至清代始无曹名.

  二.曹姓来源有六:

  1.赐受曹官 以官为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与自然的斗争最艰巨的是和水患的斗争.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国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因此曾出现过[积芦灰以止*水"的著名女神女娲.居住于共(今河南省辉县)的共工氏族是世代相传的治水世家.据说在颛顼时.共工曾与颛顼争[帝位".发生了战斗.共工企图放水来淹颛顼.结果被颛顼杀掉.但是共工的后世子孙仍作水官.在部落联盟中担任治水的职务.到了[华夏部落联盟"时期.又出现了治水英雄鲧和禹.鲧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治水却未取得成功.其后.禹总结了鲧用筑堤堵流的方法而致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通河川.开导阻滞(疏川导滞)使洪水畅流无阻地由小归大.流人大河的方法.终于治住了洪水.变水害为水利. 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 曹安始居于今河南灵宝县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坑.曹阳墟. 曹安后来曾被禹所攻.禹为什么攻曹呢?原因是炎黄部落联盟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东夷族大部分融合了.禹是三族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相传他在晚年曾举荐东夷族首领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为其子启培植羽翼势力.三年后伯益把政权让给了禹的儿子启.大概由于从尧到舜.从舜到禹.都是实行禅让制.惟独从禹到启是传子.因此引起曹.有扈.魏.屈骜等氏的不满和反对.于是禹攻曹.曹因被攻.被迫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 到商灭夏后.曹姓又常与商朝对抗.成为方国.称做曹方.因被商讨伐.而东迁于山东定陶县.河南滑县曹故地于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也就被翟占领.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为自己的姓氏.在汉代有游侠漕中叔.漕少游.<千家姓>云:西河族(今河南省浚县.滑县及其迪南.迪北一带).漕氏又演化为糟氏.<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嘉靖主事糟土奇.

  2.受封曹国 以国为氏 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3.出自姬姓. 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国共26任君.10伯16侯.立国636年.其世系为: 曹叔姬振铎.西周曹国始封之君.父姬昌.兄姬发.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姬脾.曹国国君.曹叔振铎子.继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曹平.曹国国君.太伯脾子.继太伯而立.卒.子宫伯侯立. 曹宫伯曹侯.曹国国君.仲君平子.继仲君而立.卒.子孝伯云立. 曹孝伯曹云.曹国国君.宫伯侯子.继宫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曹喜.曹国国君.孝伯云子.继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曹疆(公元前?-公元前826).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夷伯喜弟.继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公元前826).其弟鲜(一作苏)杀幽伯自立.是为戴伯. 曹戴伯曹鲜(公元前?-前796).一作苏.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幽伯疆弟.杀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公元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为惠伯. 曹惠伯曹雉(公元前?-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际曹国国君.戴伯鲜子.继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公元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曹石甫(公元前?-公元前760).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继惠伯而立.公元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杀而代之.是为穆公. 曹穆公曹武(公元前?-公元前757).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杀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公元前757).卒.子终生立.是为桓公. 曹桓公曹终生(公元前?-公元前720).春秋曹国国君.穆公武子.继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为庄公. 曹庄公曹射姑(公元前?-公元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国国君.桓公终生子.继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71).卒.太子羁立.

  曹君曹羁.春秋曹国国君.庄公射姑子.继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伐曹.羁奔陈.曹赤(一作夷.赤为戎之外孙)归曹.是为僖公. 曹僖公曹赤(公元前?一公元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国国君.继曹羁而立.公元前670一公元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公元前 662).卒.子班立.是为昭公. 曹昭公曹班(公元前?-公元前653).春秋曹国国君.僖公赤子.继僖公而立.公元前662一公元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59).赤狄攻邢.邢溃.乃与齐.宋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参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曹襄(公元前?-公元前618).春秋曹国国君.昭公班子.继昭公而立.公元前653一公元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曹共公七年.公元前645).与齐.宋.鲁.陈.卫.郑.许之君盟于牡丘(齐邑.今山东省聊城东北).谋救徐伐楚.与齐师伐厉(楚与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与卫.邾助宋襄公平齐乱.以纳齐太子昭.十二年(公元前641).不服宋.宋师围之.十六年(公元前637).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过曹.公欲观其骈胁(肋骨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谏.不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伐曹.执公.后释之.公乃会诸侯于许.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卒.子寿立.是为文公. 曹文公曹寿(公元前?-公元前595).春秋曹国国君.共公襄子.继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多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95).卒.子庐(一作疆)立.是为宣公. 曹宣公曹庐(公元前?-公元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国国君.文公寿子.继文公而立.公元前595一公元前578年在位.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78).晋谋伐秦.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率诸侯伐秦时.庐卒于师.庶弟(一作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成公. 成公曹负刍(公元前?-公元前555).春秋曹国国君.宣公庐庶弟 (一说为庶子).继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诸侯.随晋而征战.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5).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擅取曹重丘(今山东省茌平西南).执之.晋平公会诸侯伐齐.围临淄.负刍卒于伐齐军次.子滕(一作胜)立.是为武公. 武公曹滕(公元前?-公元前528).一名胜.春秋曹国国君.成公负刍子.继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屡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28).卒.子(氵页)(或作顷)立.是为平公. 曹平公曹(氵页)(公元前?-公元前524).或名顷.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继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曹平公四年.公元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曹午(公元前?-公元前515).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氵页)子.继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公元前515).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卒于宋.归葬之. 曹声公曹野(公元前?-公元前510).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继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前510).乎公之弟通杀公而自立.是为隐公. 曹隐公曹通(公元前?-公元前506).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平公(氵页)弟.继声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曹隐公四年.公元前506).参与晋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东)会诸侯之盟.谋伐楚.是年.声公之弟露杀公自立.是为靖公. 曹靖公曹露(公元前?-公元前502).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氵页)子.声公野弟.杀隐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卒.子伯阳立. 曹伯曹阳(公元前?-公元前487).春秋曹国末代国君.靖公露子.继靖公而立.公元前502一公元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猎之事.曹鄙人公孙疆亦好田猎.获白雁而献给曹阳.且言田弋之说.曹阳便喜欢上了他.并与他商讨政事.使为司成.公孙疆说服曹阳背晋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阳三年.公元前498).卫伐曹.克郊(今山东省菏泽境)而还.三十二年(公元前488).郑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郑之患.不可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宋破曹.俘君而杀之.曹亡. 国的后裔都姓曹.以曹伯为始祖.旧时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每升较他姓减三文.<县志>载.定陶为古曹国.曹伯墓在北门外.十七世皆葬于此.

  5.他姓改作曹姓 后汉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后改姓曹.是为安徽曹氏.

  6.少数民族曹姓 1)匈奴族曹姓.<晋书>载记有匈奴右贤王曹毂屯马兰山.又载有贰城胡曹寅献马3000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领曹龙.张大头等率部众两万人.入蒲子(今山西省隰县).推曹龙为大单于.公元416年6月.并州胡人数万落叛逃后秦.人平阳.曹弘被推为大单于.<晋书·世祖纪>有山胡曹仆浑.是投降汉人的匈奴族.演变为步落稽胡. 2)满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于鄂尔坤.俄漠和.界凡.长白山.马尔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后改为曹氏.分布于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镇江人.曹.春林.法库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鹰.原为民勤汉人.迁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来台. 4)藏族曹氏.大通县大通川土千总户曹通温布.番族.以曹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职. 5)瑶族曹姓.泰国德伊兑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迁潮州府河杨河.元末大乱.又迁贵州.再转迁泰国北部山区.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陇川县芒东寨经师.曹秉薄.原为汉人.明洪武二年迁腾越.又到绮罗.罗文冲关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为阿昌族.一支迁路西县高埂田为阿昌族.一支迁萝卜坝成为傣族.一支到陇川县小新寨成为景颇族载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腊县倚邦土千总曹当斋.清雍正七年(1729年)从征普思逆夷.杀贼有功.给土千总.

姓曹的祖先是谁

  曹姓来源有六:

  1、赐受曹官 以官为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与自然的斗争最艰巨的是和水患的斗争。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国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因此曾出现过“积芦灰以止*水”的著名女神女娲。居住于共(今河南省辉县)的共工氏族是世代相传的治水世家。据说在颛顼时,共工曾与颛顼争“帝位”,发生了战斗,共工企图放水来淹颛顼,结果被颛顼杀掉。但是共工的后世子孙仍作水官,在部落联盟中担任治水的职务。到了“华夏部落联盟”时期,又出现了治水英雄鲧和禹。鲧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治水却未取得成功。其后,禹总结了鲧用筑堤堵流的方法而致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通河川、开导阻滞(疏川导滞)使洪水畅流无阻地由小归大、流人大河的方法,终于治住了洪水,变水害为水利。

  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

  曹安始居于今河南灵宝县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坑、曹阳墟。

  曹安后来曾被禹所攻。禹为什么攻曹呢?原因是炎黄部落联盟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东夷族大部分融合了,禹是三族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相传他在晚年曾举荐东夷族首领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为其子启培植羽翼势力。三年后伯益把政权让给了禹的儿子启。大概由于从尧到舜、从舜到禹,都是实行禅让制,惟独从禹到启是传子,因此引起曹、有扈、魏、屈骜等氏的不满和反对,于是禹攻曹。曹因被攻,被迫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

  到商灭夏后,曹姓又常与商朝对抗,成为方国,称做曹方。因被商讨伐,而东迁于山东定陶县。河南滑县曹故地于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也就被翟占领,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为自己的姓氏。在汉代有游侠漕中叔、漕少游。《千家姓》云:西河族(今河南省浚县、滑县及其迪南、迪北一带)。漕氏又演化为糟氏,《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嘉靖主事糟土奇。

  2、受封曹国 以国为氏

  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3、出自姬姓。

  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国共26任君,10伯16侯,立国636年。其世系为:

  曹叔姬振铎,西周曹国始封之君,父姬昌,兄姬发。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姬脾,曹国国君。曹叔振铎子,继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曹平,曹国国君,太伯脾子,继太伯而立。卒,子宫伯侯立。

  曹宫伯曹侯,曹国国君,仲君平子,继仲君而立。卒,子孝伯云立。

  曹孝伯曹云,曹国国君,宫伯侯子,继宫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曹喜,曹国国君,孝伯云子,继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曹疆(公元前?—公元前826),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夷伯喜弟。继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公元前826),其弟鲜(一作苏)杀幽伯自立,是为戴伯。

  曹戴伯曹鲜(公元前?—前796),一作苏。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幽伯疆弟。杀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公元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为惠伯。

  曹惠伯曹雉(公元前?—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际曹国国君。戴伯鲜子,继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公元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曹石甫(公元前?—公元前760),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继惠伯而立。公元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杀而代之,是为穆公。

  曹穆公曹武(公元前?—公元前757),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杀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公元前757),卒,子终生立,是为桓公。

  曹桓公曹终生(公元前?—公元前720),春秋曹国国君。穆公武子,继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为庄公。

  曹庄公曹射姑(公元前?—公元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国国君。桓公终生子,继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71),卒,太子羁立。

  曹君曹羁,春秋曹国国君。庄公射姑子,继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伐曹。羁奔陈。曹赤(一作夷,赤为戎之外孙)归曹,是为僖公。

  曹僖公曹赤(公元前?一公元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国国君。继曹羁而立。公元前670一公元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公元前 662),卒。子班立,是为昭公。

  曹昭公曹班(公元前?—公元前653),春秋曹国国君。僖公赤子,继僖公而立。公元前662一公元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59),赤狄攻邢,邢溃。乃与齐、宋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参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曹襄(公元前?—公元前618),春秋曹国国君。昭公班子。继昭公而立。公元前653一公元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曹共公七年,公元前645),与齐、宋、鲁、陈、卫、郑、许之君盟于牡丘(齐邑,今山东省聊城东北)。谋救徐伐楚。与齐师伐厉(楚与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与卫、邾助宋襄公平齐乱,以纳齐太子昭。十二年(公元前641),不服宋,宋师围之。十六年(公元前637),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过曹,公欲观其骈胁(肋骨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谏,不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伐曹,执公。后释之。公乃会诸侯于许。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卒。子寿立,是为文公。

  曹文公曹寿(公元前?—公元前595),春秋曹国国君。共公襄子,继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多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95),卒。子庐(一作疆)立,是为宣公。

  曹宣公曹庐(公元前?—公元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国国君。文公寿子,继文公而立。公元前595一公元前578年在位。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78),晋谋伐秦,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率诸侯伐秦时,庐卒于师。庶弟(一作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成公。

  成公曹负刍(公元前?—公元前555),春秋曹国国君。宣公庐庶弟 (一说为庶子)。继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诸侯,随晋而征战。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5),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擅取曹重丘(今山东省茌平西南),执之。晋平公会诸侯伐齐,围临淄,负刍卒于伐齐军次,子滕(一作胜)立,是为武公。

  武公曹滕(公元前?—公元前528),一名胜。春秋曹国国君。成公负刍子,继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屡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28),卒。子湏(或作顷)立,是为平公。

  曹平公曹湏(公元前?—公元前524),或名顷。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继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曹平公四年,公元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曹午(公元前?—公元前515),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继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公元前515),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卒于宋,归葬之。

  曹声公曹野(公元前?—公元前510),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继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前510),乎公之弟通杀公而自立,是为隐公。

  曹隐公曹通(公元前?—公元前506),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平公湏弟。继声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曹隐公四年,公元前506),参与晋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东)会诸侯之盟,谋伐楚。是年,声公之弟露杀公自立,是为靖公。

  曹靖公曹露(公元前?—公元前502),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声公野弟。杀隐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卒。子伯阳立。

  曹伯曹阳(公元前?—公元前487),春秋曹国末代国君。靖公露子,继靖公而立。公元前502一公元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猎之事。曹鄙人公孙疆亦好田猎,获白雁而献给曹阳,且言田弋之说,曹阳便喜欢上了他,并与他商讨政事,使为司成。公孙疆说服曹阳背晋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阳三年,公元前498),卫伐曹,克郊(今山东省菏泽境)而还。三十二年(公元前488),郑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郑之患,不可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宋破曹,俘君而杀之,曹亡。

  国的后裔都姓曹,以曹伯为始祖。旧时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每升较他姓减三文。《县志》载,定陶为古曹国,曹伯墓在北门外,十七世皆葬于此。

  4曹姓黄帝后裔 源自山东南移

  对于曹姓的姓源,《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姓,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13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看来,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虽然也是黄帝一系的血统,但在宗系上却跟黄帝隔得远了些。后来由周文王的儿子振铎所创的曹氏,则是黄帝的姬姓嫡系后裔,跟黄帝的关系,算起来近得多,不过,殊途同归,天下曹姓都是发源于黄帝,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曹姓跟朱姓的关系,显然也十分密切,朱姓是发源于周代的邾国,邾国则是由曹姓之人所建立。根据《姓纂》的记载,当时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周武王把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安封在邾国,后来邾国为楚所灭,于是,安的子孙有的复姓为曹,有的则以国为氏,改姓了朱。如果真是如此,则姓曹的人当中,应该有一部分跟姓朱的人是同宗。

  这两支曹姓的发源地,当然也有不同。传自颛顼嬴姓的一支,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的东南一带;传自黄帝姬姓的一支,则是发源于现在山东省的定陶县一带。两支曹姓的发源之地虽然不同,却相距不远,都在山东省境内。所以,曹姓可以说最早全是来自山东。

  5、少数民族曹姓

  1)匈奴族曹姓。《晋书》载记有匈奴右贤王曹毂屯马兰山。又载有贰城胡曹寅献马3000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领曹龙、张大头等率部众两万人,入蒲子(今山西省隰县),推曹龙为大单于。公元416年6月,并州胡人数万落叛逃后秦,人平阳,曹弘被推为大单于。《晋书·世祖纪》有山胡曹仆浑,是投降汉人的匈奴族,演变为步落稽胡。

  2)满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于鄂尔坤、俄漠和、界凡、长白山、马尔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后改为曹氏,分布于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镇江人。曹。春林,法库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鹰,原为民勤汉人,迁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来台。

  4)藏族曹氏。大通县大通川土千总户曹通温布,番族,以曹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职。

  5)瑶族曹姓。泰国德伊兑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迁潮州府河杨河。元末大乱,又迁贵州,再转迁泰国北部山区。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陇川县芒东寨经师。曹秉薄,原为汉人,明洪武二年迁腾越,又到绮罗、罗文冲关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为阿昌族。一支迁路西县高埂田为阿昌族。一支迁萝卜坝成为傣族。一支到陇川县小新寨成为景颇族载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腊县倚邦土千总曹当斋,清雍正七年(1729年)从征普思逆夷,杀贼有功,给土千总。

  好了,今天关于“曹姓多少元”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曹姓多少元”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A+
标签: 曹姓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