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打多少分 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次序

发布日期:2024-10-14         作者:嘉怡生活网

  子题:法分三位、心念分三、对 首分三、羯磨分三、事有三种、僧有三位、界分二种、作法界分三、大界分三、小界分三 ,羯磨疏?立章悬判:「(一、条法)言 条法 中, 略分为三 :谓心念、对首、羯磨,广为九位。 心念分 三 :一﹑但心念法,二﹑对首心念,三﹑众法心念。 对首分三 :一﹑但对首法,二﹑众法对首,三﹑小众对首。或合为一,如上列也。 羯磨分三 :一﹑单白,二﹑白二,三﹑白四。广略如此。(二、条事)言 条事 者,则有 三种 :一﹑情事,二﹑非情事,三﹑二合(情非情事)也。如前所引。(三、条僧)言 条僧 者, 略说为三 :独住约界,为一人也;二三同住,为众多也;数及满四,乃名僧也。莫不弘秉,通号僧焉。就相广分,随数为七:一﹑者一人,即所对境,或当身成用;二﹑者二人;三﹑者三人;四﹑者四人;五﹑者五人僧;六﹑者十人僧;七﹑者二十人僧。二十实非,四人实是。随用成务,僧体在中,通名为僧。二三亦尔。随机即办,对法亦异,故因广之,人分七等。(四、条界)言 条界 者, 略分为二 :自然虽四,莫非无法,条理则通,故合为一。 作法 虽多, 略分为三 :谓大界、戒场、小界也。随文列相,则有七界。 大界分三 :谓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 小界分三 :谓受戒、说戒、自恣也。广列两三,兼于戒场,故有七矣。」济缘记释云:「初条法中。对首义开小众,文在但对,故开合不定。三位九品,故云广略。……条僧中,初文略说。莫下,结名。就下,广分。一人中,所对境者,约但对为言;当身成用,即本心念。二人三人,并通两释。二十实非,通上五十,随事加故;四人实是,是本体故。二三亦尔者,亦上二义;一是随用,二通号僧。条界中略则为二,自然、作法。初自然中,条理通者,体无异故。次作法中,略则为三;广开为七,大小各三,戒场独一。兼前自然,则有八种。若合大小,实唯有四;若开自然,则有十一。」 (业疏记卷二?二七?一四)

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

  一、天道;二、人间道;三、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 六、地狱道。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

  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2、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3、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⑵、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佛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叫三苦,三大类,即「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里面又分为八类,我们通常称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⑴、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使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⑵、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

  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即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慢的种类: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爱的种类: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行爱。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

  妻再结来生缘。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二、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即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涅槃:本寂之性体。人说:“即心即佛,是心是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涅槃即性,性为体,心为用。涅槃即是本来、本真,或称“光明如来藏”。

  ⑴、涅槃之意义:涅槃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即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⑵、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从佛陀降生到他涅槃,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槃。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即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槃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槃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槃,他们迷惑地问涅槃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槃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槃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槃,因为觉悟涅槃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即是寂静不动;灭即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槃者就没这回儿事。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即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即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即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即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br>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即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令不生

  ④、已生恶令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即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不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即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请为这个名字吴心念名字评分

  吴心念的姓名测试打分结果如下

  吴心念的姓名综合评分:74(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

  吴, 繁体:吴, 拼音:wú, 五行:木, 笔划:7, 姓名学解释 :一生清雅多才,中年多灾,晚年吉祥。(吉)

  心, 繁体:心, 拼音:xīn, 五行:金, 笔划:4, 姓名学解释 :孤独,克父,一生安稳享福,有爱情厄,子孙兴旺。(吉)

  念, 繁体:念, 拼音:niàn, 五行:火, 笔划:8, 姓名学解释 :出外大吉,贵人明现,中年成功隆昌,晚年忧心劳神。(吉)

  姓名五格测试

  天格:8 人格:11 地格:12 外格:9 总格:19

  人格11有以下数理暗示: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三十七道品?析分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把这三十七道品稍微解释一下,先讲四念处。

  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奢摩他’,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 1)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 2)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 3)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 4)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 5)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

  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

  ‘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著在法上,故观法无我。

   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于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于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 智慧的,修‘实智慧’。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 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比如:我们的 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 之为‘神足’。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于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于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于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 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 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 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 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 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 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

  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

  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

  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

  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

  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

  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大德祖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

  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起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于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

  ‘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

  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

  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

  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

  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

  ( 1)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 2)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

  ( 3)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

  ( 4)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

  ( 5)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

  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

  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

  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

  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

   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

谁能简单说说金刚经各分的解释?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坐垫就开始打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佛回答说: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住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出了杂念的,我都使它们灭度而入无于涅槃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际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换句话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着,无所布施。也即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要执着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来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表相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来见如来否?不行,世尊。不应该以身相来见如来。为什么?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看见)把各种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见到如来的xxx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众生听到佛刚才所讲的道理,那他们还能信佛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不要这样说。我寂灭后,过五百年将有修持佛法成正果的,对我刚才说的道理能理解,他们会认为此理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二个佛,三四五个佛那来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从无数个佛那儿来修行种善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道理,将在一念之间产生空灵洁净的信念来。须菩提,我全都能知能见,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错误想法,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表相,也没有没有佛法的表相,没有任何惦念了。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如心中存有相状,那就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心中有没有佛法的表相,就会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因此,我们既不应该执迷佛法的表相,也不执迷于没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何惦念。因为这个原因,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伐,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非佛法呢?”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我在问你,我已修得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而成佛了吗?我说过法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之法,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定的法。”为何这样说呢?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固持,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既不是法,又不是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圣贤都认为没有固定的法,只有个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别的法。

  第八品 依法出先分

  须菩提,你在想想!倘若有人将三个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得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的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说的《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说法,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佛法,都是从我所讲的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四念处、七觉分

  [导读:四念处、七觉分]杂阿含经281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受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心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法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分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育七觉分、证知四圣谛。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姿势、动作、器官、四大等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育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四念处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

  四念处是「七觉分」的基础,七觉分即觉悟的七个部分。「分」即「部分」、「要素」的意思,「修念觉分」即「修习念觉的部分」。

  「七觉分」是: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习四正勤。

   喜觉分:契合于佛法而生的欢喜、法喜。

   猗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舍觉分: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

  四念处作为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麽法有益、什麽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自然产生法喜,而为喜觉分;法喜能让身心轻安,是猗觉分;轻安后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七觉分」修法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什麽是四念处、七觉分的基础呢?即包含善摄根门(六触入处律仪),详见以下第281经。

  好了,关于“心念打多少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心念打多少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