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字多少画 足球是谁发明的?

发布日期:2024-10-15         作者:嘉怡生活网

  笔划为三画的 三干于亏士土工才下寸丈大与万上小口山巾千乞川亿个么久勺丸夕凡及广亡门义之尸已弓己卫子也女飞刃习叉马乡 笔划为九划的简体字 盈皆皇研砂盼相看眉祆盆省盾约胞胎胡背胃胚耶耍耐砌美畏紇纪红竽突穿秋秒科禹羿炮派洛泵洹洮为炳疫炸洞爰牲狩珊玻玲珍炭洋疣疥界甚玳珀毗活泉洗洲洪流致津面洱癸氟郟昝郡郝院阵陡陕逃陞迴毒柔洴氡柺柘轨除釓狨珂紈胂胍苕苻追釔弇旁泰送逆迷退迺訄茉昴虻虹苯苑苔茁要苗计茂若茄苦苛茅范英韭垛厘香首食飞风衍音苧韦革重军负贞订页契客咳咽咪品哈咯囿垂型垢城哀奕咬奏奎姜姿姥姚姦威姻孩宣宦室垮俄表亭亮信侵侯便侠俑保促俘咸俗则俚俞兗冒冑冠前勇勉勃匍南厚俊架括拾挑政故施春昭映星柿染拷段柬柵柯柄柑柚查枸柏柞柳歪封剃柱巷后律待彦建怒帝弭峙屋拱枯尸屏幽恆挖拜扁持按思拼恤恢恰怎指急度 笔划为九划的繁体字 盈皆皇研砂盼相看眉祆盆省盾約胞胎胡背胃胚耶耍耐砌美畏紇紀紅竽突穿秋秒科禹羿炮派洛泵洹洮為炳疫炸洞爰牲狩珊玻玲珍炭洋疣疥界甚玳珀毗活泉洗洲洪流緻津面洱癸氟郟昝郡郝院陣陡陝逃陞迴毒柔洴氡柺柘軌除釓狨珂紈胂胍苕苻追釔弇旁泰送逆迷退迺訄茉昴虻虹苯苑苔茁要苗計茂若茄苦苛茅範英韭垛厘香首食飛風衍音苧韋革重軍負貞訂頁契客咳咽咪品哈咯囿垂型垢城哀奕咬奏奎姜姿姥姚姦威姻孩宣宦室垮俄表亭亮信侵侯便俠俑保促俘鹹俗則俚俞兗冒冑冠前勇勉勃匍南厚俊架括拾挑政故施春昭映星柿染拷段柬柵柯柄柑柚查枸柏柞柳歪封剃柱巷後律待彥建怒帝弭峙屋拱枯屍屏幽恆挖拜扁持按思拼恤恢恰怎指急度

足球是谁发明的?

  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古代足球: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同时蹴鞠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语及韩语中仍可见称足球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却走入了衰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玩一种足球游戏。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现代足球:

  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在清理战争废墟时发现一个丹麦入侵者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一个贝和一个竖和一个竖勾是什么字

  拼音:zé

  繁体:则

  笔画:6

  部首:刂

  部首笔划:2

  释义:◎ 模范:以身作~。 ◎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 效法:~先烈之言行。 ◎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

  仓 颉:BOLN

求李世民写的词或诗

  (原创)李世民诗词赏析 原文《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出自《全唐诗》第1卷070首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作者介绍:李世民(公元599~公元649年), 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太宗),书法家、文学家。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人。在位24年,在此期间重视文化,尤喜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等多有交往,并常常与之论书。他雅好王羲之书法,广收遗迹,推崇备至。且置书学,设书学博士,以书取士。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更休。聽朝之間,則與討論典籍,雜以文詠。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詩筆草隸,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發,沈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啓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館閣書目,詩一卷,六十九首,今編詩一卷。 《全唐诗》收录李世民诗词88首。 解释: 1、清光: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 2、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3、双阙:(1)ZDIC.NET 汉典網 、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2)、借指宫门。(3)、借指京都。 4、重闱:(1)、重重宫门。指深宫。(2)、闺门。(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5、驭:(1)、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年,鍊液升烟日驭前。”(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3)、指帝王的车驾。 宋代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6、灵乌:(1)、指太阳。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2)、指乌鸦。(3)、喜鹊。喜鹊乌属﹐亦称乌鹊﹐俗称能报喜﹐故称。 7、葵藿:(1)、指葵与藿圴为菜名。(2)、单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8、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 译文:秋天的早晨,露水凝结在朝殿上,在阳光照耀下,山光水色显得是多么的青翠缥缈。宫门外的楼观错落有序,淹映在朝霞里,七彩光芒照耀着重重宫门,紫气东来,万物呈祥,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啊!哎呀,日形如轮,万物生息。鸦鹊飞过,一片阴影。正午,潺潺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水波荡漾,五光十色。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真正看见圆圆满满的太阳。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天。但我们仍然像那葵与藿一样,相恤相依,倾心向阳呵。 赏析:一般人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叱诧风云、功德兼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三百年长盛不衰,被历代累世所敬仰,所推崇。但对李世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知之甚少了。李世民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其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字字锤炼,语言凝重,思路广阔,大气泰然,知识渊博,厚重真诚,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李世民曾三次赋诗给房玄龄,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首诗,全文共十句,前四句描写宫廷内外美好的秋光秋色,歌颂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中间四句通过太阳周转、流光溢彩的描写,表达诗人光阴易逝人已老的感叹,也隐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龄贤臣忠贞不渝之意。最后两句通过葵藿草相恋相依的自然景象,借喻作者与房玄龄的情谊之深厚,将君臣之交赞叹为兄弟手足之情。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重点与赋诗之目的所在。豪情中映射着淡愁,雄浑中蕴含着细腻。 这首帝王之诗,句型优美,对仗合韵,诗中有画,画中寓意,借秋日风光,抒己之胸肠;寄风物之志,传己之友情。堪称赋和馈赠之佳品。

人的灵魂是长什么样子的?

  在圈環間巡戈 以我(指門羅,下同)出體的經驗來說,那第一個內層或內圈,比較清楚明確,那裏的所有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人世經驗上。若你想與他們溝通或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你會發現他們會毫不知覺你的存在,即使你引起他們的注意了,他們的反應通常很迷惑,恐懼或甚至懷有敵意。他們全都想繼續過人世的生活,但全都不行。他們也對除了人世以外的存在全無知覺。我經過了反覆的觀察,才將這些接近人世生活的生靈分成以下幾類: 夢遊者: 這一類有極明顯的振動或發出之輻射光度,說明了他們目前有肉體聯繫。由此可推斷他們或許是在夢中發生出體的現象,但這種說法也無由去證實。他們的行為很明顯地想要繼續在清醒時的行為,或實踐某種慾望或幻想。有些人只是做一些動作,另外的想要跟他們在醒時所認識的人交談:或吃喝,工作或玩樂,或做愛,或更有的做出像在曼哈頓中區的那些角色,但不管他們做什麼都只是空想,因為在沒有肉體狀況下,無法真正繼續人世的生活。 唯一能看出他們的實體存在,是他們有時會在某個行為中間,突然消失了。他們是不是又回到肉體,從夢中醒來了?夢的分析者可能走對了方向,但基本觀念不對。 鎖入者: 這一類與夢遊者很相似,但亦有多處不同。這一類只限於那些已死去,但仍不自知的人。因為他們並不自知已經死去,所以他們只是一直持續他們所熟悉的人世行為。他們通常停留在實質的地點,比如說房子,還有待在他們所牽念的人身邊。有些想重新進入他們已死的屍體並想重新活動,即使在墳墓中,這或許可以說明,有時在墓地中所見到奇怪的輻射效果。你可以設想他們在看到自己的身體被火化時的痛苦。 正如夢遊者,這類鎖入者,也是全盤且強制性地與時空的物質世界緊密聯絡,他們甚至將他們的情感奠立於恐懼和那些在世時未能實現的追逐目標。這一類人是人類整個學習經驗中的一大障礙。除非他們能接受幫助或有那麼一點靈光展現,他們會積年累世地陷入鎖入人世階段。只要物質世界的價值觀所產生的那些狀況沒有改變,這一類鎖入者也會不斷地增加。 瘋狂者: 這一類比鎖入者的數目要少許多,但其追逐目標相同,只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達,其原因是這一類與鎖入者相比,有略微不同的知覺意識。瘋狂者既不知道他們已失去了肉體,也對物質世界以外,任何東西的存在沒有任何知覺。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與以前不同。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麼不同和有什麼地方不同,他們也沒有學習的慾望。他們唯一了解的是:不同地方乃在於解除他們在世時的限制,責任與約定。他們把這現象解釋成完全的自由,而且想以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那也就是模倣人世經驗。如此一來,他們想加入人世活動的努力,變成許多怪異行為。在本書中所描述的那些受性慾支配的扭曲成團的肢體,可作為一個例子。而且在任何時候,只要人類在清醒時刻,其意識狀態變成「渙散」或「不穩」,不管是什麼原因,這種瘋狂者會乘機進入,只為了急欲體會人世經驗。從我目前的觀察,我不知道這種事件是否頻繁?希望發生的次數不多。因為有時,這類瘋狂者會使壞。 當然,我們可以從這些內層的圈環中學習很多東西,但如果你的注意力,還是專注於人類時空幻相中,那你的學習過程可能會比較艱苦。要是你想計算曾經有過多少次與內圈的生靈有所接觸,實在不具任何意義。你可以不必出體,即可有類似的經歷。你可以到任何大都市觀察那些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他們講講話。你得到的結果會是一種真正與內層人物接觸經驗的縮影,但也比較容易把握。那些沈迷於物質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對基本求生慾望的極度扭曲所致。 很明顯的,對這些內層人物,不管是針對個人或針對一群人,都有救援的方法,而且這種救援會繼續不斷地做下去。我本人就曾經介入一兩個類似的救援行動,只是我並不以為我做得很好。但我多少學了一點東西。首先,意識到由人類思想所生的那些不調合的刺耳聲音,可稱為m帶噪音(我的發明)其次,學習如何降低我的知覺感,使m噪音變成可以令我忍受的範圍。這種方法其實是非常必要,即使是在清醒的時刻,有時也得用這種方法使自己好受些。 這最內圈向外的下一個圈環比較單純。這個圈環的組合份子全是那些知覺已不存在肉體中,但並沒有意識到其他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對這可能性也毫無記憶。他們通常是為喪失肉體而震驚,但他們的反應則是靜止,不思不覺的一種被動狀態,好像在等待有什麼事情的發生。他們通常比較容易溝通,你可以教導他們,把他們帶領到比較適合他們的外圈去。這裏的人口比較少,而且因為外圈的幫助也比較穩定。 再向外移動,再下一個圈環可以說是最大的,而且包括了許多無數的小圈但是,這裏所有的生靈都具有一共通特性:他們都知道自己已經死去了,但他們之間對目前所處之環境,及目前的身份有模糊和不同的信念,因此也產生了那些無數的小圈。在這一圈內大約中間的部位,有一不同類別所產生的零點,但這現象從外觀察也可理解。這零點是由兩種代表性的能源廠相互交疊運用,但又不相交的兩種壓力相當的能量所產生。其中沒有兩者互動的波流,因為這兩種能源廠毫不相合。這種現象絕不能以一磁鐵的正負極匯於中點來說明比較好的說明,是想像一磁場從一頭吸進磁力,而另一頭刖在上演電視的幽默短劇。 在這零點的內部,佔多數的是「人類時空幻相」這時空幻相在最內部的小圈中佔最多數,但越向外層越佔少數,到了這圈層的外圍時,就幾乎不佔什麼分量了。在這圈環的外部佔最多數的是「非物質世界」這種詞彙也是以我目前理解的程度,所能做到最廣泛的說明。這「非物質世界」的多寡,與「時空幻相」恰好互相消長。它在外圈中佔較多數,逐漸接近零點則越減少,而到了圈環的內層則幾乎不存在了。 在這一圈環中人類的經歷過程,從外在的角度看來也極為有趣。它包括了以人世經驗形式的能量,分別向內及向外兩種方向活動。向內流的能量是由「非物質世界」中的新能量,首度接觸「人類時空幻相」而在經歷多次人世經驗,這來自「非物質世界」的新能量,越來越被「人類時空幻相」所吸引。若在穿過中間零點時,這向內流的能量也越來越快。從這點向內,能量急速向內湧,直到進入內層的最裏圈。 那向外流的能量,從最裏面的圈層開始,好像循著一條看似隨意,但郤也一絲不苟的途徑逐漸向外層移動。對某些人來說,這向外流的途徑比較直截了當,除了有少數幾次重回人世的經驗,來作為自身不斷向外圈移動的動力。但大多數人郤得經歷成千次的人世經驗和幾萬年的反覆循環,方得完成整個過程。而這兩種經歷截然不同的原因,則不是我所能了解的。但是那些循著比較直截了當途徑的人,在作人世經歷選擇時比較仔細,而且完成了所謂統計上認為不可能完成的目標。這內圈兩種流向的能量,會在這圈環的外層相匯合,並朝著最外圈移動。

笔是怎样演变的?

  笔的历史 铅笔的历史 铅笔的祖先诞生在英国,但英语“铅笔”一词“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pencinus”。 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过去的树根所在处露了出来,那是一个石墨母矿。后来,一个纯美国血统的细木工威廉姆?6?1门罗,在自己的店里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大约6~7英寸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由机器从头至尾冲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用两片冲过槽、松紧合适的木片把石墨粘合起来,这就是第一支现代铅笔。 筆的演變史 ] 漢代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紙的發明,更促進了毛筆的進一步改進。筆頭不僅用兔,羊毛,還採用了鹿毛,狸毛,狼毛等原料混合製成。其制筆之法,有的以兔毫爲筆柱,羊毛爲筆衣,或用人發梢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毫,裁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見王羲之《筆經》)。因此,漢之制筆硬,軟毫並用,亦可謂早期的“兼毫”。此時對於筆管的質地,裝飾也漸漸地重視起來,有的還以金銀爲飾。據《西京雜記》載:天子所用筆,管則飾以錯寶,毛皆以秋兔之毫,並以“雜寶爲匣,廁以玉璧翠羽,皆值百金”。清代乾隆年間的唐秉鈞在《文房肆考圖說》卷三《筆說》中也說:“漢制筆,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極爲華麗矣。”筆在此時已經不僅是書畫的工具,而開始成爲藝術品了。 秦漢之際人們有將毛筆簪戴在頭上,以作裝飾之用的習慣,因之筆桿較長,有20釐米左右,筆桿上還常常刻有工匠的姓名,筆尾削尖,並髹之以漆,稱之“簪白筆”。“白筆”指未蘸過墨的新筆,以新筆作簪用,故名。漢代有“簪白筆”制度。漢代官員爲奏事之便,常簪戴毛筆。 魏晉簪筆之風不再時行,筆桿逐漸變短。三國時有魏國人韋誕,字仲將,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有文才,善辭章,並以制筆和墨聞名當時,他所制之筆,人稱韋誕筆,著有《筆經》一卷留世。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韋誕的制筆方法:“先次以鐵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穢毛,皆用梳掌痛拍整齊,毫鋒端本各作扁極,令均調平,將衣羊青毛,縮羊青毛去兔毫頭下二分許,然後合扁卷令極圓,訖痛頡之,以所整羊毛中爲筆柱,複用毫青衣羊毛使中心齊,亦使平均,育頡管中甯隨毛長者使深,寧小不大,筆之大要也。”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韋誕的制筆方法,同時也反映出魏晉時制筆的過程和特色。 隋唐的毛筆,筆頭短而硬,以安徽宣城的筆風行天下,其中制筆名家有: 1、黃暉。相傳他得到蒙恬的制筆方法,所制的筆稱“雞距筆”,雞距即雄雞蹠後突出像腳趾的部分,因鋒短,犀利如雞距,故名。 2、宣州陳氏。唐代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制筆名家,名字不詳,相傳陳氏之筆特別爲當時書法家喜愛。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曾親手寫過《求筆貼》向陳氏之祖求筆;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曾向陳氏求筆。宋邵博《聞見後錄》中載:“宣州陳氏家傳右軍《求筆貼》,後世益以作筆名家。柳公權求筆,但遺以二支,曰公權能書當繼來索,不必卻之。果卻之,遂多易常筆。曰前者右軍筆,公權固不能用也。” 3、諸葛氏。其制筆以一種或二種獸毛參差散立組合而成,經久耐用,與當時宣州陳氏同享盛譽。鄭文寶《江表志》中載:“宜春王從謙喜書禮,學二王楷法,用宣城諸葛筆,一枝酬十金,勁妙甲於當時,從謙號爲‘翹軒寶帚’。”唐時諸葛氏筆已爲詩人書家所推崇。 唐代的筆,以兔毫爲主,大多出自宣州。選料精審,質量高超,它們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視,並且成了每年都要向皇帝進貢的“貢品”。現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藏中國之唐筆,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鑲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撥鏤碧色之管的。這說明唐代筆的豐富多彩,工料精致。 由於唐筆的鋒短,過於剛硬,故蓄墨少而易乾枯,於是又發展産生了一種鋒長精柔的筆。長鋒筆的出現對於毛筆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它帶來了唐宋時期縱橫灑脫的新的書風。 宋代的制筆工藝,一改晉以前的舊風,逐漸趨向軟熟,虛鋒,散毫。當時的制筆名匠衆多,有:諸葛高,安徽宣城人。出身制筆世家。書法家蘇軾曾稱當時無心散卓筆,“惟諸葛高能之,他人學者皆得其形似而無其法,反不如常筆,如入學杜甫詩,得其粗俗而已”。諸葛元,諸葛漸,諸葛豐及歙州呂道人,呂大淵,新安汪伯立,均爲其傳人。 呂大淵,黟州(今安徽黃山市黟縣)人。在繼承宣筆製作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宋黃庭堅《山谷筆說》中載:“黟州呂大淵悟韋仲將作筆法,爲餘作大小筆十餘枝,無不可人意。”呂道人,歙州人。其制筆技藝 繼承宣筆製作之長又有創新,名揚一時。黃庭堅《山谷筆說》中載:“歙州呂道人非爲貧而作筆,故能工。”吳說,宋代筆工吳政之子,繼家法制筆,筆經久耐用。程奕。蘇東坡說錢塘筆工程氏制筆,有前人風格,使寫字輕巧,製作精妙。待其瑛,擅長紫毫“棗心筆”。所謂“棗心筆”爲筆毛中心有物,如棗中之核,故稱。張遇,以制丁香筆爲人所知。黃庭堅說:“張遇丁香筆,撚心極圓,束頡有力。”丁香筆爲宋代毛筆的一種。 汪伯立,新安(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南宋理宗時,徽州知府謝 則以汪伯立筆,澄心堂紙,李廷 墨,羊頭嶺舊坑硯稱爲“新安四寶”,一併列爲進獻朝廷的貢品。 到了元代,宣州筆聲名煊赫的地位逐漸由湖筆(即浙江湖州,嘉興一帶所制筆)代替。這是由於南宋小朝廷偏安杭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所造成的。再說湖州早就有制筆業,尤以善璉鎮爲最。相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禪師(隋朝有名的書法家)遊善蓮鎮,住在鎮上蒙恬祠側的永欣寺,與當地制筆工匠經常切磋制筆技術。智永喜愛書法,他用敗的筆頭足足有五大竹箱,埋在曉園(今善璉鎮輪船碼頭處),名“退筆塚”。智永禪師圓寂後,筆工把他埋葬在“退筆塚”旁。入元以後,浙江吳興一帶先後出現了一批制筆名家,他們精雕華飾,不惜成本,以博取統治者的歡心,因而包攬了所有的“禦用筆”,以致湖筆聲譽日隆。湖筆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黃鼠狼尾毛,經過浸、撥、並、配等七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筆鋒堅韌,渾圓飽滿,修削整齊,具有“尖、齊、圓、健”的筆之“四德”。他們的代表人物是:馮應科,元初湖州著名筆工。所制湖筆被稱爲“馮筆”,與當時書法家趙孟 的字,錢舜舉的花鳥畫,一併譽爲“吳興三絕”。《湖州府志》中曾有“吳興馮筆妙無倫”的詞句給予讚揚。張進中,元代湖州筆工,以 毛作爲制筆原料,製成 筆,爲皇宮中所用。清阮葵生《茶餘客話》中載:“都城耆老,善制筆。管用竹杆,毫用 ,精銳宜書。吳興趙子昂,淇中王仲謀,上党宋齊 皆與之善。尚方有所需,並非中筆不用,進中每月執筆入宮,必蒙賜灑食。”周伯溫,元代筆工。西域人,名沙剌班,以制黃羊尾筆揚名當時。繼承了古代制法,深受世人讚美。陸文寶,元末明初制筆家。浙江吳興人,聲名出衆,制筆技藝傳至其子陸繼翁後,大有繼往開來之勢。明書法家曾 《贈筆工陸繼翁詩》稱:“吳興筆工陸文寶,制筆不與常人同。自然入手超神妙,所以舉世稱良工。”陸文寶製作的筆還曾入貢爲禦用筆。 同時吳興的筆工也大量地向外輻射,使湖筆在江蘇,浙江各地普遍地都有製作。到了明清,制筆在工藝上不但講究實用,而且更注意裝飾。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作爲工具的毛筆製作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明清兩代精製華麗的毛筆,其中有一部分即是皇室的“禦用筆”和官府用筆。製作的精美表現在筆頭選毫極精,筆頭捆紮出竹筍式,香盤式,蘭花式,葫蘆式等多種形式。筆頭與副毫因毛色現出層層不同的色彩或鋒淡而副毫漸濃, 色變化頗爲美觀。當時用毫有羊毫,紫毫(兔毫),狼毫,貂毫,豬鬃等不同性質的毛,並創新了毫制筆,即利用各種不同性能的毫互相搭配成中性的毫,使筆毫軟而圓健,強勁有力,達到剛柔適中,經久耐用,揮灑自如和尖,齊,圓,健的要求。根據書法,繪畫的需要,還創新出現了摣筆,鬥筆,聯筆,提筆等寫特大字的大型筆,以及蓄墨較多的長鋒筆等新品種。筆管的裝飾上也創制出了許多精巧的工藝,從質料到裝飾花紋都有創新。當時有竹管(棕竹、斑竹、湘妃竹),玉管(青白玉,碧玉)、玳瑁管、雕漆管、剔漆管、黑漆描金管、填漆管、象牙管、瓷管、木管(硬木、烏木、雞翅木)、琺瑯管等多種質料(圖69)。裝飾題材豐富,雕鏤精致,色彩鮮豔,大體以吉祥圖案爲主,有雙龍戲珠,龍鳳,八仙,雲鳳,雲蝠,古錢,人物山水等。 明清二代的著名筆工有: 陸繼翁,明代筆工,陸文寶之子。施文用,明代筆工。浙江吳興人。精製筆翰,多作爲貢品,進獻皇宮內府,被達官貴人視爲案頭清玩,筆桿常標“筆匠施阿牛”記號,弘曆皇帝鄙棄其名,改爲“施文用”。此後施文用的名字在湖筆界有了盛譽。張文貴,明代筆工。杭州人。長於制畫筆,有“畫筆以杭之張文貴爲首稱”的贊評。周虎臣,清初著名筆工,江西臨川人。

郑成功是什么人物?

  郑成功生平介绍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汉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于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11岁时就已是聪明过人,写过一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其文中这么说道: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其师为之赞不绝口。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明绍宗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后人称之为“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南平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在延平闽江与清军战斗,“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 永历七年(1653年),隆武帝封郑成功为“延平公”。永历十二年(1658年)正月,郑成功被明永历帝晋封为“延平郡王”,后人亦称郑成功为郑延平。康熙元年(1662年)便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又建设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但当时台湾因为处于热带再加上卫生条件比较差,郑成功到了台湾没多久就染上了疫病,并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在世38年。 [编辑本段]效忠君国 抗击满清 1644年,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城后,又于顺治二年(1645年)消灭了明朝遗臣拥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于是有明室血统的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为“隆武”。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建安伯,后加封平国公。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森去拜见皇帝谢恩,在会面中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森用南宋岳飞的话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帝很赞赏郑森的对答,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改名为成功,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郑成功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畴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国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上的称号是“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在起义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当时为一小岛,并没有和大陆连在一起)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期间,降清的郑芝龙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写信给郑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诏册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陷云南省城,永历帝危急。郑成功与鲁王的大将张煌言在闽浙牵制清兵,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瓜洲、镇江,围南京,并收复南京附近及安徽部分地区。郑成功派张煌言去芜湖,守住这个南京以西的沿江重镇,郑成功自己则带兵进攻南京城。清朝镇守南京的是两江总督郎廷佐,此人非常狡猾,为拖延时间,等待援兵,便使了一个缓兵之计,假意要向郑成功投降,使郑成功放松了警惕,而暗中派人出城求援。七月二十三日拂晓,郑成功的军队遭到清军的袭击,伤亡惨重。郑成功率领余部退回厦门根据地。郑成功撤退后,张煌言在安徽独木难支,也被清军杀得大败,化装逃回浙江,安徽及南京附近的地方又被清军占领。虽然在这次进攻中,郑成功因轻敌而功败垂成,但它动摇了清朝在东南的统治,也震动了北京清朝中央政府。 顺治十七年(1660年),郑成功在 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朝福建总督李率泰和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 郑成功最重要的盟友——晋王李定国 若说郑成功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与西南抗清领袖李定国的关系。 郑成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当世知名度远在李定国之上。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国是他生平最敬重之人,是他最亲密的战略盟友,还是他的至亲“老亲翁”,一个是南明的西宁王(后封晋王),一个是南明的延平王(后封潮王),地位和影响力尚在定国之下。(成功的侄女嫁给了定国长子,后来清兵大举进攻云贵,南明兵败与丈夫一起被杀) 郑成功生平最光辉的业绩,不是收复台湾而是抗击清兵,与李定国一个在云南广西,一个在东南沿海,频频给与清兵致命打击,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堪称擎天双柱;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让步,为后来的“康熙之治”打下基础。 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不只是因为他收服台湾,更是因为他顽强抗击清兵侵略,为南洋海外华人提供保护,创立“天地会”留下抗清火种,一直延续到数百年后的“同盟会”。 史学界论述李定国与郑成功关系的文章不少,大多是从他俩都坚持抗清,战绩远非其他抗清武装所能比拟,而且又书信往返,缔结为姻,故赞扬之词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贞于复明事业、共赴国难的佼佼者。 但是,就历史事实而言,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同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定国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样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一着,而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郑成功起兵以后的整个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鉴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在政治影响上也无法同明、清两个并存的政权争夺民心(包括官绅),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正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纵横而所之”的“凤凰”,不愿成为“槛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这就是他和后来的郑经一贯提出的“比于高丽”的思想根源。 清廷多次招抚(郑方称为“和议”)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做一个“明臣”。同样的道理,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恪守臣节。在东南沿海,隆武帝遇难后,他“始终为唐”(张煌言语),对近在咫尺的鲁监国以客礼相待,而且极力设法使原属鲁监国的兵将听命于己。对永历朝廷,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永历正朔的原大西、大顺军和其他抗清势力能支撑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员,借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头脑的,预见到如果应定国之约出动主力东西合击,必胜无疑,随之而来的是闽粤兵连一体、地成一片,遥相呼应的局面就要改观。 郑成功不会不考虑到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将受到很大限制,军政大事要禀承于朝廷,否则就难逃僭越之议。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和声望上都略逊于李定国,加以李定国同永历朝廷的关系比他更密切,这些因素必然在郑成功的深谋远虑之中。所以,无论李定国制定的战略如何正确,也不管定国为了实现南明中兴对他怎样苦心相劝,郑成功总像一根插在闽海地区的弹性钢条一样,外力的大小只能造成他左右摇晃的程度,最后还是我自岿然不动的南天一柱。明清之际最优秀的军事家李定国的悲剧在于:出滇抗清前期遭到孙可望的嫉恨,无法在湖广(今湖南、湖北)、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回报是虚应故事,新会战败,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他所能做的只是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郑成功对广东潮州地区一直非常重视,这是郑氏家族军粮的主要来源地。郑鸿逵和郑成功多次进兵潮州原因就在于此。但他的意图却是希望把潮、惠地区据为自己的粮饷、兵员补给地,而在郑军和永历朝廷之间最好是留下一片清方管辖区,打掉这座隔火墙对郑氏集团不利。于是,他在李定国心急如焚的情况下,一味采取拖延推宕的策略。上面已经说过,李定国部署二次入广战役在半年前就已经把预定的会师日期通知了广东义师,决不可能不通知指望在全局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郑成功。 四月间定国在高州派遣的使者到达厦门后,郑成功正同清方“和谈”,将使者软禁。八月才派李景为使者来到定国军中,定国的回信中说“兹不谷已驻兴邑”(广东新兴县),据为定国治病的陈舜系记载,他在八月十六日随定国大营往广、肇(新兴属肇庆府),可以证明这封信写于八月十六日以后,信中所说“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是说他四月派出使者预料五月可得回音,不料等到八月,成功使者才姗姗来迟,带来的消息又不明确。定国的回信除了明显地流露出不满情绪,仍抱有会师的极大希望,“慎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真可谓语重心长。 从《先王实录》中得知,李景和定国使者携带复信返抵厦门不迟于九月初三日,“藩得会师二书,即欲调兵南下勤王。以虏使在泉,令差暂住金门”。然而,他偏要拖过定国信中指定的十月望前(十五日以前)师期,到十月十九日才“遣师南下,与晋王(是时李定国尚未封晋王)等会师勤王。委左军辅明侯林察为水陆总督,提调军中一切机宜;委右军闽安侯周瑞为水师统领”,率兵数万、战舰百只,“克日南征”,同时派官员林云琼赍勤王师表诣行在,并持书会晋王等(定国时为安西王),书云:“季秋幸接尊使,读翰教谅谅,修矛戟而奏肤功,大符夙愿。……兹叠承大教,宁忍濡滞以自失事机?奈尊使到敝营时,值南风盛发,利于北伐而未利于南征。……即欲遣师南下,与贵部共取五羊,缘风信非时,未便发师。……兹届孟冬,北风飙起,即令辅明侯林察、闽安侯周瑞等统领,扬帆东(?)指,虽愧非顺昌旗帜,然勉效一臂之力。水师攻其三面,陆师尽其一网,则粤酋可不战而擒矣。” 郑成功这次出军有几点很值得注意。第一,郑成功自起兵以来凡遇重大战役都亲临指挥,这次入粤之战对南明和清方都关系重大,西线是安西王李定国任主帅,给他的信中又反复强调了会师广东的战略意义,如说“粤事谐而闽、浙、直争传一檄”,那么,他为什么不肯亲自统军西上呢?惟一的解释是他已有卸责于下的准备。第二,郑成功在众多将领中选择林察出任水陆师正提督可谓独具慧眼,永历朝廷初立之时正是这位林察拥立绍武政权,大打内战,这时让他统军接应永历朝廷的主力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最佳人选”。第三,郑成功是一位久历戎行的统帅,在给其弟世忠信中也说自己“用兵老矣”,何况郑军同清军作战时几次因救援不及时而失城丧师,他当然明白“胜负之际,间不容发”的道理,那么,他在九月初收到定国谆谆嘱咐的十月十五日为郑军到达指定位置的信后,为什么要拖到十九日才调集官兵“克日南征”呢?第四,郑成功自上年就已知道李定国东西夹攻,一举恢粤的计划,其间定国还再三遣使催促他领兵接应。 在帆船时代里,海上航行受季候风影响较大,无疑是事实。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郑成功没有出兵决不能用“风信非时”来解释,否则,郑、李使者又怎么能往来海上?何况,上年(1653年)六月至八月郑成功曾经率领舟师南下潮州、揭阳;下年(1655年)八月郑成功又曾派舟师南下广东,九月占领揭阳、普宁、澄海三县,证明秋季并不是不可能南征。退一步说,顺治十年(1653)李定国计划次年东西合攻广东之时,具有丰富海上经验的郑成功如有会师诚意,也应当把海上用兵的最佳时间通知李定国,以便定国确定东西会师打响的月日。明眼人不难看出郑成功的态度暧昧。第五,最引人注意的是,郑成功派出的援师行动极其缓慢,有大造声势之形,无实际作战之心。 从清方档案来看,十月初一日郑成功发牌调集兵将,部署南征事宜;初四日他亲临铜山(今东山县)视察兵丁、船工,“授辅明侯林察为正提督,闽安侯(周瑞)为副提督,管辖一百艘大船,派往广东与西部贼兵会合”。十月二十二日,清广东水师副将许龙报告,“上游有数百只船集结,闽安侯周瑞、辅明侯林察有率兵南下之势。盖于二十三、二十四日起程,有言去碣石,有言去广东”。十一月十九日,林察部泊于南澳扎营,“商议军务”。铜山距南澳不过百里,郑成功信中说“兹届孟冬,北风飙起”,正值顺风,一天可到。郑成功十月初四日在铜山阅兵命将,一个半月之后才停泊南澳扎营商议什么军务。又过了一个星期即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林察等率领的舟师三百余艘进至广东海丰磡寨村(当即瞰下寨,在海丰县南海滨)。十二月初五日,林察领船只四百余号、士卒三万余众进抵平海所(今惠东县平海)。同月十四日林察派出一队白艚船驶抵大鹏所(与平海隔大亚湾)征输村寨粮米,在这里遇着了广东沿海义师李万荣、陈奇策的队伍,据清方侦察,李万荣曾以猪、酒犒劳郑军。十五日,林察等部乘船三百余艘驶至佛堂门外(在虎门南面二百余里处,距广州四百余里)。 上文已说过李定国在新会战败的日期是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林察所遣部分船只到大鹏所同李万荣、陈奇策义师相遇的那一天。当时李万荣等只知新会正在激战,不可能知道定国败退,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于他们的极力劝说,林察才在一天内即从平海进至佛门堂。大约几天之后,他们必定从广东义师处得到定国大军战败急速西撤的消息,在海面观望了很长时间(其中必有派人向郑成功请示之事),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返回厦门。 明、清双方留下的档案和记载都表明,郑成功虽然派出了军队,却没有参战意图。清闽、粤两省高级官员非常注意郑军动向,向朝廷报告林察等南下的日期和活动颇为详细,却没有任何交战之事内容,也就是说林察、周瑞部决不是遭到清军阻击不能早日到达定国指定位置;从十月初四日到十二月十四日磨蹭了两个月零十天才驶抵平海,派出部分兵船去大鹏所村寨征收粮食,而杨英记载林察、周瑞出兵时,他以户科身分同忠振伯洪旭“照议”计发行粮十个月,可见也不是由于粮饷不足。剩下的惟一解释就是郑成功在命将时即已亲授机宜:不可假戏真做。这一判断不仅可以从上述郑军处处拖延时日上看出,从清方档案和郑方纪载中也找不到任何作战痕迹,给人印象似乎是郑成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南海旅游,对组织这次改变明、清战局的战役的李定国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手段,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台湾外纪》卷四记林察、周瑞返回厦门后报告“舟师次虎头门(即虎门),侦知李定国战败,梧州失守,不敢进兵,还师”。郑成功玩弄权术,责备林察、周瑞等“勤王入援,君命原无俟驾,逗遛观望而回,朝典何在?尔等合心畏避,当尽正罪”。随即下令将周瑞“削职夺爵,解其兵柄,永不叙用”;林察等人降级有差。在给李定国的信里写道:“客岁蘧使遥来,同仇同袍之订,甚符夙心。用是敿干敹胄,大集楼船,方刻程期,而敝员李景复以台命至,展读再四,知殿下内急君父之忧,外切仇雠之痛;不佞恨不能征帆悠忽,直扫珠江,同挈故土以迎乘舆。讵意船师未到,而大师已先班回数日。有贵部官兵自粤来投者,细讯其故,盖以骄兵致挫。胜负兵家之常,不足深忧。但敝船逗遛,既不能先期会师,又不能奋图后援,实与有罪焉。已将水陆各将,审定功罪,乃知依违不前者,闽安侯周瑞,已重行捆责,革职闲住,乃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 郑成功对南征诸将的处理和复李定国书是大有讲究的。1654年能否实现东西合击,奏捷广东,直接关系着永历朝廷的前途,是非同小可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郑成功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决不至于看不到这一点。他的信中轻描淡写地说“胜负兵家之常,不足深忧”,把关键性战略意图未能实现等同于一般战役的胜负,可说是官样文章。信中首先批评了李定国“骄兵致挫”,然后才谈到自己的舟师“逗遛”、“依违不前”,意在把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对方。我们不能说李定国没有犯过骄傲轻敌的错误,但是新会战役的失败却决不能说成是定国“骄兵致挫”。 在人员处理上,郑成功治军之严,在历史上很著名,惟独对这次对南明有决定命运意义的战役中逗留不进的将领却轻轻发落了事。林察是南征主将,郑成功却把“依违不前”的罪责加在副提督闽安侯周瑞头上,原因是林察为郑氏嫡系将领,周瑞原是鲁监国将领,亲疏之分显而易见。顺便说一下,郑成功的跋扈自雄在致定国信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按明、清制度大将专征时皇帝授予的最大权力仅限于副将以下违反节制可以不经请旨以上方剑处斩。周瑞位居侯爵,成功信中说“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完全是一国之主的口气。总之,南征之役无功而返是按照郑成功自己的意志行事殆无疑义。 综上所述,1653—1654年李定国策划的广东之役,是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定国计划的重点是联络郑成功东西合击,配合广东各地义师首先全歼广东清军,再展宏图。在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国军和广东义师都是全力以赴的,只是由于郑成功志不在此,终于功亏一篑。广东义师为了实现定国的战略意图表现的积极性颇足称赞。在定国新会战役失败之后负责联络广东义师的明两广总督连城璧仍然为这一东西合击战略奔走呼号。他在1655年六月给永历朝廷的奏疏中呼吁:“所望西师迅发,闽帆再扬,而臣与辅臣郭之奇一鼓再鼓,乘敌之疲,用我之壮,粤东不足平也。”次年(1656,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七月,连城璧又在疏中说他联络的粤中义师“坚处海滨,……枕戈以待王师重来,与闽师期会,收前此未济之功”。由于李定国在新会战役中兵员器械损失较大,又急于赶赴安龙迎接永历帝入滇,顾不上粤东战场了。大好良机付之东流。

  好了,今天关于“則字多少画”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則字多少画”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A+
标签: 則字多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