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名字多少画 92岁李嘉诚祭拜亡妻,他的精神状态怎么样?

发布日期:2024-10-01         作者:嘉怡生活网

  公历:2013年6月8日9时(星期六)

  农历:癸巳年五月初一日巳时

  春节:2月10日 / 立春:2月4日0时

  天运五行:水 / 壬辰癸巳长流水

  纳音:长流水 天上火 复灯火 白腊金

  八字:癸巳 戊午 乙巳 辛巳

  五行:水火 土火 木火 金火

  生肖:蛇 / 本命佛:普贤菩萨

  喜用神:水

  名字一般跟堂兄弟同一字辈,只有一个字可选,根据生辰算出喜用神为“水”,选一个五行属性为“水”的字即可,(简单一些,带“水、氵、雨”部首的字就行)。选字取意的同时,兼顾易读易写。

  --------------------------------------------------------------------------------------------------------

  (转)笔画数理起名的误区

  五格剖象法(数理五格)起名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电脑软件起名也大多以

  此为依据。五格剖象取名法,其实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大肆侵略扩张时期,对中

  国文化的剽窃和掠夺。由于日本人没有得到姓名学真正的精髓,只会单纯的计算笔画

  ,故而在推算中谬误百出。五格数理来源于一个名叫熊崎健翁的日本人套用中国的易

  经理论开创的一个测名游戏。因为好玩,故后渐行于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地

  。到台湾时,‘某大师’根据相关原理把它整理成书《新编取名不求人》。1990年前

  后,此书传入中国大陆,因其理论简单容易接受,2000年左右风行一时,并编辑成各

  种起名测名软件。许多起名师看到五格数理起名有利可图,不究其正误,奉为至宝,

  夸口推崇,更有甚者断言此取名法可以完全左右一个人的命运,歪曲事实!本人和众

  多易友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了五格数理取名法存在有许多误区。

  扫除迷雾:

  1.此取名法是以日本和族的姓氏编制的规则。

  2.以数笔画一法涵盖整个姓名学,以偏概全。原本是对易经的牵强附会,却说成是科

  学应用,原本是从日本引进,却包装成传统文化。

  3.易经数理并不是单纯的某个数字为吉,某个数字为凶,而是有组合才会有吉凶。如

  易经卦象水火既济和水火未济就是两个不同的组合而产生的意象。

  4.笔画数理起名也只能做为网络测名娱乐而已。

  5.三才五格剖象法存在许多致命缺陷:

  如何判断网站姓名评分的准确性:1、将同样一个名字输入不同网站,看姓名评分是不

  是相同。2、试着输入一些名人的姓名和普通人的姓名对比一下,看网上分析的是否正

  确。3、可以百度搜索批判五格数理或反对五格数理了解,也可以参考《周易与姓名》

  一书。

  熊崎健翁对中国周易文化知多少?

  五格剖象法中采用的数理五行与我国周易的先、后天八卦数理存在巨大差异。我国台

  湾香港等地大多用繁体,可是中国大陆却通用简体,传到大陆仍用繁体笔画不通情理

  ,所以有人就谬言要参照康熙字典(清朝以前没有《康熙字典》取名又依据什么呢,

  答案是《易经》和《说文解字》),五格数理是日本人发明的,用日语岂不是更恰当

  。同样一个字的笔画分析,有的人说7画,有的人却说8画;‘水’这个字不论在五行

  构架还是寓意上都应该属水,而五格数理笔画分析水为4画,就谬言这个字属火,难道

  水就能变成火了吗?绝不可能:因为水只是单独的一个字,并不存在周易天干相合的

  因素,即戊癸合化火,西方称之为化学反应。

  我这几年来对五格数理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五格数理理论以简单教条的观点而非用辨

  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其固定的吉凶笔画数,否认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如不论季

  节寒暖都对你说穿衬衫好,穿大衣不好一样的荒谬。国际易坦泰斗邵伟华老师、预测

  活电脑李顺祥先生、曲炜先生等知名易学专家也不赞成笔画五格取名,新加坡《应用

  易学》刊物更将其直接斥责为邪说。

  姓名数理评分的荒谬

  姓名数理评分,是将一个人的名字输入电脑程序,该程序依据五格数理理论,对姓名

  好坏进行评分。下面是我将一些名字,输入某网站的五格数理评分系统得出的结论:

  朱元璋(男) 得分: 36

  高敏(女) 得分: 32 在跳水领域开创高敏时代

  伏明霞得分: 52 刘德华得分:55

  李嘉诚(男) 得分: 36

  李死了(女) 得分 88 比 李嘉诚的分高啊

  感觉如何?高分啊,数理取名的荒唐可见一斑。

  李刚死(男) 数理得分: 100

  (各位感觉如何,这是100分的名字)

  张神经(男) 75分 刘有病(男) 88分 张瓜儿 得分: 93

  很滑稽是不是

  这就是数理评分!!!

  人各有异,单纯以数理而言,排除八字的分析,这是不实际的;而数理起名也常常自

  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五格剖象法由于笔画的限制,使起名变得处处受制,真正好

  听有利孩子的名字在其看来确是大凶之兆,由此可见执迷姓名学的五格剖象法是大错

  特错。而笔画数理评分也只能做为网络测名娱乐而已。

  现举两例对比一下便知五格取名的荒谬。

  下面的名字在五格数理中全吉,看看什么名字:

  外格 7 阳金 进取如意.名利两全 (吉)

  李 07 天格 8 阴金 意志坚强.坚刚不拔 (吉)

  病 10 人格 17 阳金 智略超群.奇略纵横 (吉)

  死 06 地格 16 阴土 意志坚强.坚刚不拔 (吉)

  总格 23 阳火 福寿拱照.慈祥有德 (吉)

  李嘉诚(世界级富豪)

  笔画数为 7-14-14五格数理为:天格8(平)阴金-人格21(大凶)阳木-地格28(平)

  阴金-总格35(中)阳土。五行配置为金木金,两金夹克一木,以五格剖象法论断为大

  凶之兆。实践证明五格数理(五格剖象法)起名错漏百出,实在不足为信。

  在姓名算命学中,「人格」占最重要的份量,又称为「主运」。「人格数」吉的人,

  即使「天格」、「地格」没有太大帮助,也能够开创成功的局面;反之,若是「人格

  数」凶的人,即使「天格」、「地格」吉祥,仍然不免坎坷艰困。

  走出软件取名的误区

  软件起名有个好处就是快而方便,它所依据的就是上边所说的五格剖象法。软件对先

  天旺衰的分析大多从数量分析,而忽略命理中的生克制化路线。所谓一子错,满盘皆

  落索。数日前客户要求我用笔画五格法起名,(因客户嫌现有的名字软件评分太低)

  ,我经过分析,并用五格剖象法帮客户起了六个姓名供其选择,但客户通过软件评分

  竟发现都不是很理想。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研究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软件错把原本

  14画的‘禚’字定为15画。这也是软件不及人工分析之处。实践证明,软件取名只网

  络谋利的一种手段,只能做为网络娱乐而已。

  什么是周易起名:

  周易起名最早是服务于皇室,用于朝代名的制定,皇帝的帝号,年号,谥号的制定,

  皇太子的命名,是不传于民间的密宝。坊间误传由日本人根据中国古代易学发明,其

  实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大肆侵略扩张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和掠夺,在九十年

  代末流入大陆。由于日本人没有得到姓名学真正的精髓,只会单纯的计算笔画,故而

  在推算中谬误百出。周易学者认为:姓名学虽是最易学的一种命理,但其实要比想象

  的复杂的多,易学难精,需要考虑字的结构、文字寓意、音调、取象、文字本身五行

  等多个方面。周易起名属于易学分支,是从《周易》象数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新派系,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怎么取一个好名字?

  根据先天因素旺衰喜忌,用名字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取象、易理等实际因素来起

  名。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方是周易取名正途。许多起名师连生辰八字都不懂,只是

  根据五格数理查字的笔画帮人取名;有的人自身就没有多少文学功底,取名时夸夸其

  谈;也有的人对命理一知半解,只知有正格,命里边缺什么就补什么五行,这也不是

  绝对的;因为命理学中尚有从格,化格,假从,假化等说法。取名一定要分清先天五

  行的整体气势旺衰,生克得宜,做到平衡流通。

  易经数理和五格数理

  据五格剖象法介绍,该取名法是熊崎健翁根据易经数理所创。那到底五格数理是不是

  就是易经数理呢?

  五格数理以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10为水

  而易经的数只有1和2 西方称为二进制数 就是阳爻和阴爻(这个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

  秘有详述)

  五格数理有81个数 而实际名字数理中根本用不到81画那么多

  易经卦象最多也只是有64卦,但这个是易经中的象而不是数

  我国古代对文字的划分从来就没有用笔画区分的 ,它主要先看字的结构也就是(筑基

  )次看字的寓意(字的深层含义)和取象(易经卦象),最后看字的读音 ,这样才可

  以定一个字的五行。所以周易取名要求较高,需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组合决定吉凶:

  定了字的五行后就要分君臣主宾组合,周易取名的姓名五行组合以姓氏为君名字为宾

  ;这和八字中的日主为主其余为宾是一个道理,不过名字中的五行不喜克只喜生,因

  为它是配合八字喜用的,克就会减力而导致不吉。

  取名标准

  姓名本身有深意,对照八字去推理;起名要看财官印,流入日主应加力;

  不入日主它方去,定要想法去克抑;身弱帮扶身旺泄,从格化格详分析。

  字有阴阳字有象,阳性文字是合体;独体多是阴性字,偏旁木火为阳气;

  月水金雨带阴气,偏旁字根查仔细;认真推敲音形意,汉字五行不可弃。

  干支全象喜用取,人生起伏有轨迹;五行判断非简易,财官灾病和学历;

  用字简洁名高雅,寓意深远韵和谐;格局旺衰要断准,再起名字才吉利。

  具体起名要素

  1、符合个人的命理,即通过命局选出您的喜用神,也就是人们说的补救五行,然后根

  据您喜欢的字进行组合;

  2、符合易经理论,其寓意是达到阴阳平衡(即中和);中和是两个概念,正格宜中(

  中就是五行停匀,流通不息),从格宜和(和就是和气顺畅,不宜冲克)。

  3、符合字形、字义、字音、取象、易理,就是指在名字中取用的字,不能生僻、难认

  ,应利于书写和辨认,也不能有谐音,让人产生不好的遐想,另外,一个名字要有好

  的寓意,因为名字有暗示的作用,积极向上的名字总能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4、符合三元配置,也就是俗称的天时、地利、人和,用意在于把这三方面好的运势都

  揉和到名字中去,这样产生的名字能起到增运的作用;

  5、符合个人风格及个性,取名要根据本人的性格信息来取,尽量弥补性格中的劣势,

  突显本身的优势,避免和家族中的同性,特别是长辈重名;

  6、姓名所蕴含的易经卦象要吉利,避免姓名喜用五行交战不和。

  7、所起的名字避免家人姓名有冲突。征求顾客意见,根据顾客喜欢的字进行分析,并

  筛选出有利孩子命局的字来组合起名。

  8、符合音律学、音韵学,指取好的名字,要豪放大气、朗朗上口、好听好记,因为名

  字从心理学上讲,叫首因效应,是给人的第一感受,好听的名字是很容易让别人对自

  己产生好感的;

  9、所取名字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

  10、姓名字形美观利于签名设计。

92岁李嘉诚祭拜亡妻,他的精神状态怎么样?

  他身形有点佝偻,但精神状态仍然非常好,不愧是纵横商界的李嘉诚。大家都知道,李嘉诚是一位商界大亨,但很多人也非常清楚,他一直对自己的妻子念念不忘,妻子死后的30多年来他始终一如既往地每年到妻子坟前祭拜,是一位非常长情的男人。这位92岁高龄的男子应该永远忘不了和妻子庄月明之间的过往感情,所以妻子去世很多年他都没有再续弦。不过从这次祭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李氏家族的情况。

一、李嘉诚已经92岁高龄。

  媒体当天拍到李嘉诚携一家老小走在祭拜庄月明坟墓的路上,李嘉诚看到媒体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之后在保镖的陪同之下慢慢地向着山顶走去,画面中可以看到李嘉诚身形佝偻,一副老者模样,但是精神状态依旧很好,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爬山。

二、祭拜中李嘉诚一改往日习惯。

  在祭拜中,李嘉诚今年有些变化,不知道是由于身体原因还是故意有深意的让大孙女代替他向前行跪拜之礼,而自己只是站在一旁行礼,这也让媒体产生了一些猜测。

三、长孙女可能为未来接班人。

  对于李嘉诚要求大孙女上前代替自己行礼一事,有人说可能李嘉诚年龄太大,这样的动作难度大;还有人说可能这预示着长孙女可能是未来的接班人。不过小编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李嘉诚自己都能爬山,并不是精神不好无发行跪拜之礼。

  综上所述,这位在我国商界有着非常大影响力的商界大佬,还是抵不过岁月的痕迹,曾经有报道说李嘉诚92岁退居幕后仍然是实际控制人,但是从这次祭坟事件来看,他可能也清楚自己有心而力不足了,是时候应该将自己打下的基业交给后辈。对于李嘉诚你了解多少?欢迎评论。

关于“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事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华人首富李嘉诚

  戴佩良

  在香港,李嘉诚是个神话。

  有港人的地方,就有李嘉诚的名字;或者现在说,有华人足迹的地方,就会有李嘉诚的名字。

  他名噪一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还因为,在香港他创下华资财团吞并外资财团的先例;他是华人入主英资财团的第一人。

  当他下属的"长实"集团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成功地控制了价值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浦有限公司的时候,香港舆论界对李嘉诚的成功,形容为"蛇吞大象"、"石破天惊"。不过,在李嘉诚看来,英国人不是大象,中国人也不是蛇。他说,"一生之中,我还没有强迫收购过一家公司。到今天为止,我所收购的公司,都是友好的,大家好商量的。"

  1958年,当他在香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工厂,并被誉为"塑胶花大王"的时候,人们谈到了李嘉诚;1979年,当"长实"集团超过英资财团"置地",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集团时,人们谈到了李嘉诚;1984年,当老牌英资怡和财团宣布迁册百慕大,而他宣布"'长实'决不迁册""所属公司都在香港注册"时,人们谈到李嘉诚;当李嘉诚私人捐资十几亿港元兴建汕头大学时,人们依然在谈着李嘉诚;2001年,当美国《福布斯》杂志在最新全球富豪排名榜上,将他评为"亚洲首富"及"全球华人首富",时,人们谈论着李嘉诚;毫无疑问,在以后的岁月中,人们还会时常谈起这个名字。

  这个简单而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名字,是一个奇迹,如果说法国人是以"拿破仑"这个名字作为白手起家的典范的话,那么中国人也可以以"李嘉诚"三个字为自豪。然而,这并不能由此就说,二者是同一类人,或者可以比较。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在天时地利物理等方面皆相背,那肯定不会成功的事,而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历史人物拿破仑是不少人所钦佩的,但我觉得他有些说话亦很过分,例如他说在其字典里没有'难'字,结果他终于失败,并于半囚禁中在荒岛凄凉终老。"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能与李嘉诚面对面恳谈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他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遍及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然而,想要通过文字准确地记载下他却决不是一件易事。这并不是因为他难以接近,或者说守口如瓶。恰恰相反,关于他的传记和文章很容易就搜寻的到,然而,对于那些关于他耳熟能详,至今尚在人们口头,或是通过书面流传的故事,人们有时会有所怀疑,李嘉诚,他真实的人性如何?

  因为,这世上刻苦努力之人成千上万,多少白手起家者将李嘉诚奉为楷模,然而这位华人首富能有今日成就,绝非仅仅是因为勤奋,他靠什么?

  李嘉诚援引《论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怎样看待名利、富贵,果真人如其言吗?

  下属、朋友、学生……几乎所有接触过李嘉诚的人都对他赞誉有加,是真实,还是谎言?

  财富与情感,本是每个人的困惑,七十二岁的李嘉诚对此又是怎样评说?

  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38年,李嘉诚刚刚读初中的时候,日军轰炸潮州,迄今李嘉诚还记得投掷的炸弹落在身边的样子,生于死只有一线之隔。事隔一年之后,李嘉诚随父亲李云经由汕头逃亡至香港,童年的印迹使得李嘉诚一生对医疗与教育有着不同寻常的关注与感情。

  "因为他(父亲李云经)有肺病,我便去买些旧书。买些有关肺病治疗和如何照料肺病患者的书籍来看。那是我才十三岁,看过那些书后,给吓了一跳,所有病症我都有。我的童年岁月很艰苦,苦在没有人可以倾诉;难道你写信告诉妈妈?绝对不会。一生中有什么不如意事绝对不告诉妈妈;对爸爸,只有一件事至今可以让我安慰自己。爸爸过世前一天,他反过来,他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有问我,问我有什么事跟他说。若你细想一下,也觉得悲哀;但我很自信的跟他说,安慰他:'我们一家一定会过得好。'"

  在香港,李嘉诚也许是走路步伐最快的人,直至今日,年过70的李嘉诚依然健步如飞,很多年轻人赶不上他,而他的手表,亦永远比别人调前了15分钟,李嘉诚能有今日成就,绝非偶然。在创业的时候,他每天打工14、5个小时,还要坚持晚上到夜校读书。1981年香港电台选风云人物采访李嘉诚时,曾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李先生,你今天的成功,与运气有多大关系?"

  李嘉诚当时的回答是,"我不能否认时势造英雄……"

  而今李嘉诚重新面对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那时我说得谦虚,今日我再坦白一点说。我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而赚钱。投入工作十分重要,你要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今日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工作上一定做得好。"

  冥冥中命运似一双翻飞的手,有相当一些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李嘉诚是否相信命运?

  "从小时绝不相信命运,年幼时可说生不逢时,抗日战乱,避难香港,父亲病故,15岁挑起家庭重担。小孩子的时候,我是非常非常喜欢念书的人。先父是染了肺病逝世的,先父进医院2、3天,我就知道我自己也有肺病,因为13岁小孩子懂得去买旧的医书来看。3008个日夜,一个医生都没有看过,早上痰有血,下午发热,所有症状,没有人可以讲,记起这个,真的是无处话凄凉,不尽辛酸。

  那个时候肺病是必死之病,去照X光片,医生会吓起来,我的肺里面好多不同的洞,已经钙化了。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医呢?吐血吐了很多,你也没有钱,如果有什么伤风了,身体不好了,喝盐水。盐水不能治病。但是你如果喉咙痛啦,伤风发热啦,盐水会有用。

  21岁的时候,我的肺病已经好了。我18岁已经做经理,19岁做总经理,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和工厂的工作。虽然打工,我一天都做10多个小时,有的时候做到晚上,做得非常非常疲倦,公寓晚上11点就没有电梯了,我常常爬楼梯到10楼住所,有时候疲倦的不得了,就闭着眼睛爬。我说,我一定有一个办法,可以令到我自己爬楼梯的时候舒服一点,就一边爬,一边数楼梯,数够了楼梯级数,就睁开眼睛……"

  李嘉诚每一天的生命,总是比别人提前开始,而休息,却永远要比别人晚。

  "五十八年了,五十八年了,我工作了五十八年了。"

  五十八年间,李嘉诚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今日拥有四间上市公司,市值三千亿,他面对的顺与逆,见证了香港自战后以来创出的经济奇迹,而他个人的发展历程,亦正是一部香港自战后以来的商业史。

  而从三十岁那年起,李嘉诚就再没有仔细数过自己的财富。

  "五七、五八年初次赚到很多钱,人生是否有钱便真的会快乐?那时候开始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终于相通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这样一生赚钱才有意义。当我最初打工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压力。打工的时候,尤其是最初一、两年,要求知,又要交学费,自己俭到不得了,还要供弟妹读中小学以至大学,颇为辛苦。开始做生意的最初几年,只有极少的资金,的确要面对很多问题,很多艰辛。但慢慢地,你想通了,以这样的勤力,肯去求知,肯常常去想创新的意念,悭俭自己,对人慷慨。交朋友,有义气、又肯帮人。自己做得到的,尽力去做。如果从这条路走,迟早一定有某一程度的成就,应该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贪心,更不会贪得无厌。"

  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奋斗时有很多不同,有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亦必不能长久,如俗语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对于像李嘉诚这样的成功者而言,勤奋无疑是基本而必要的,然而,世上刻苦努力的人成千上万,取得巨大成功的却终是少数,对于梦想成功的人,李嘉诚娓娓道来,"除勤奋外,要节俭(只对自己,不是对人吝啬);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和诚恳的人际关系;具判断能力亦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及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求知是最重要的一环节,有些人到某一地步便满足,不再求知,停滞不前,今天我仍继续学习,尽量看最新兴科技、财经、政治等有关的报导,每天晚上还坚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有人说,李嘉诚是世界上最俭朴的亿万富翁,他却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义:不止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无信不立

  李嘉诚从小就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寄与很大的希望。

  "'泽'这个字是我们家族的辈序,我替他们取名时,希望他们能做到钜大,足作楷模。"

  在两个儿子读书时,李嘉诚经常带他们到公司看我们开会,让两个孩子安坐在一旁。"我的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做生意并非那么简单;要花多少心血、开多少会议、靠多少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件事。富家子弟等于温室长大的植物,无论是大树或是什么植物,根部一定不壮。若再放纵他一点,将来他一生辛苦。遇到什么打击、面对逆境,他便无法应付。我虽然不是很本事,但可以说,我这颗小树是在风雨中,从砂石缝中长大的。你可以到山上试一试,要拔起从砂石缝中长出来的小植物是相当费劲。"

  谈起父亲的教育,大儿子李泽钜感慨万分:"爸爸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那些事情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帮助那些较不幸的人,不论在医疗或教育也好,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他感觉得更富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别人估计不到我们的生活这么简单:但简单不是苦,简单是幸福。"

  有一天,李嘉诚住处有一棵大树被台风吹倒横在门口,两个菲律宾工人在大风大雨下锯树,全身湿透。李嘉诚立即叫两个儿子赶快起床,换游泳裤,工人锯树,他们负责把树拖开。"最重要记得人家与自己同样是人,因环境不如我们,背井离乡到这里工作,今天大风大雨,亦估不到他们在锯树,叫他们穿游泳裤走去帮忙,他们年幼时亦很听话,真的走下去帮忙抬树。"

  中国几千年的商业文化,宣扬的都是一个"奸"字,然而,对于这位30岁即凭自己努力成为豪富的人来说,商人最重要的素质却是信。

  "令别人对你信任,不止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其实,李嘉诚事业上的"信"与他对人的"诚"是分不开的,而诚信相合,即为"义"。这一点,他属下的员工感触颇深。

  在李嘉诚的公司里,曾经有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中级会计,因为患了青光眼,而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此时公司规定限度的医疗费用都已用完了,人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李嘉诚知道后,说了两句话,"第一我再支持你去看病;第二,不知道你太太的工作是否稳定,如果是她不稳定的话,可以来这里工作,我可以担保她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太太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你就不用担心收入和生活了。"

  后来那位患病的会计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到新西兰去退休。事情本来应该过去了,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每当李嘉诚在报章上看到有关于治疗青光眼方面的文章,就会叫下属把那些文章寄往新西兰,寄给那位患有青光眼的会计,看看他知道不知道这个消息,知不知道这些新的治疗方法。那个会计的全家都很感动,他的孩子们都很小,可能还不到10岁,但是孩子们自己用手画了一个祝福卡,送给李先生,一张薄薄的卡片,说的却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如果说,从对子女的教育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和心中的想法,李嘉诚说,"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教两个儿子做人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我年纪小的时候,已知道应认识那些人和长幼之序,如何教导'给予',教导'蚀底'才是大学问。世界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心服和喜欢与你交往,那才是重要。我经常教导他们,一生之中,如这刻,有多十倍资金都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世界金融波动随时会发生,要时常提防,最重要教导他们要守信。对人守信用,朋友之间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实在我觉得'义'字,是终身用得着的。"

  "十几年前,当时两个孩子还年幼时,记得当时是夏天,我们来到这个湖,在这里划独木舟。一样的山色,一样的环境;一百年、一千年后,山色依旧,人可不同了。当你想起人生只是短短的旅程,便希望趁着有能力做事的时候,尽量在世上播下好的种籽,这是值得的。"

  教育、医疗:超越生命极限

  "中国有很多哲学,有的到今天还是有用,但是有的也是不可思议。因为我有的时候,一个人事这么多,自自然然烦恼也多。甚至办这个医疗教育,也有受气的地方,也感到不公道。有的时候,你也气馁。

  在国内做医疗跟教育,金钱当然也是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时间、心血、担心、还有投入的感情。所以有的时候,有激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有些人根本不懂,就是因为有成见,有地位,令到你知识分子也敢怒不敢言,有的事真的是不对的呀。我是敢言的,但敢言之中,你有的时候发觉到,要他理解啊,难。因为你有感情,心里就有难受的地方。"

  经年累月辛劳,李嘉诚坦言自己也会觉得累,但是能够他我维持热诚、思维清楚的原因,却是他对名利得失有个人的看法,不会刻意经营,李嘉诚说,"成功之后,利用多余的资金做我内心所想做的事,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

  据说,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汕头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来到香港,与李嘉诚约好在午饭时间商谈筹建汕头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事宜。而在此之前,李嘉诚的儿子在生意上有一些事要与李嘉诚商谈,李嘉诚说,给你五分钟,五分钟之后我约了汕头大学的人谈公益。对于那些要用钱的公益项目,一谈两三个小时还嫌少,然而对那些赚钱的生意,却是只给儿子5分钟,这就是大富之后的李嘉诚。

  而对于他的父老乡亲而言--

  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汕头大学(李嘉诚私人捐资迄今已逾20亿港元)。

  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的两所医院和一个眼科中心。

  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中国第一个较为正规的临终关怀机构"宁养院"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曾经说过一句几乎让所有汕大人所传诵的名言,"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10年以前,当李嘉诚开始捐建汕头大学的时候,当时香港大学的校长,曾经警告过他,说医学院很贵的,好像一个大海洋一样,比一般的大学可能贵10倍。在买仪器,及各方面的投入都要多,而且医学院一定要有附属医院才有用。他劝李嘉诚捐建大学不一定要建医学院,可以建一些费用较低的大学,可是李嘉诚坚持要搞一个医学院,这当然不会是沽名钓誉。

  多年以来,李嘉诚对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捐资巨大。李嘉诚本人的视力相当好,但是他对于医学院眼科中心的治疗,却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他说人没有一个腿,没有一个手,还能看得到这个世界,可是没有眼睛的人,整个人生都是黑暗的。

  中国人素来有句俗话叫做"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似乎天经而地义,在筹建汕头大学之时,更有人建议将其冥冥为李嘉诚大学。然而,当李嘉诚为汕大投入了无数的金钱、心血和感情的时候,汕头大学里却没有留下李嘉诚的名字,提及于此,李嘉诚的回答是,"这个名呢,真的是……如果你建起一个大学,太多的股东的名字,这边一个,那边一个。我自己好像是感到有不好的地方。有的人希望最好自己的名字更大一点,更醒目一点。但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观,我的人生观就是我做的都是自己认为对这个国家民族有利的,只要能这样做下去的话,那么没有我的名字是不要紧的。只要做好这个事业。我利都没有了,名都不写,那么我为教育、医疗做什么事的时候,假如有一个部门,或者有一个人,专门要刁难,什么原因我不知道,那么他心里要想一想,我这人来到国内,来到这个地方做事,为了什么?如果有难为我的地方,他午夜梦回的时候,也应该感到有惭愧的地方了。"

  走进汕头大学,有两点会给所有来访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在整个校园里,你几乎找不到李嘉诚的痕迹;另一个就是李嘉诚如果来到汕大,学生对他的爱戴程度,看了会让任何一个人感动。当学生们抢着和他握手的时候,能把他一只胳膊都握满了。

  当一只只年轻的手掌,和那只并不苍老的胳膊握在一起的时候,那力量,就是希望。

  李嘉诚一生历经风霜坎坷,面对坎坷、失败、误解、阻力,不可计数,身处其中又是如何调整自己、平衡心态的?

  他的看法颇为豁达,"坎坷经历是有的,辛酸处亦罄竹难书,一直以来靠意志克服逆境;一般名利不会形成对内心的冲击,自有一套人生哲学对待;但树大招风,是每日面对之困扰,亦够烦恼,但明白不能避免,惟有学处之泰然的方法。"

  工作了60年,李嘉诚是怎样处理好家庭和事业关系的?

  "家庭、事业之间的冲突是有的,因时间不足,极难兼收并蓄,良好安排是重要艺术之一。"在谈及如何看待爱情、亲情、感情这一话题的时候,李嘉诚说,"互相爱恋、情投意合还不够,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和谐相处才是最重要。亲情是与生俱来,感情是要培养,但亦要讲缘份。"

  在谈及人生此刻的心愿时,李嘉诚说,"此刻的心愿是'无烦恼',但要求似乎太高,亦太不实际。"

  60年间,浮云只是一瞬。那一年,李嘉诚从潮州古道走进了香港,从香港西环的爹士校街的小塑胶厂走向新蒲岗,走向筲箕湾,走向北角,进而走向香港中环的心脏地带皇后大道中的华人行,最后又走向了世界。

潮州和汕头是什么关系,李嘉诚是哪儿人

  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有一座极为寻常的古宅。小巷毗邻喧哗的北门市场,如面线一般狭长。它宅门不大,亦无雕龙画凤。“古色古香,静谧幽雅”,似与这幢古宅无缘。然而,就是这幢普普通通的古宅,吸引了众多的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前来瞻仰参观。

  据李氏族谱,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10世。

  李氏家风,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李嘉诚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李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家门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深得四乡村人崇敬。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未仕进,闲居村野。20世纪初,正值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西学渐进的时代,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毅然送两个儿子李云间、李云梯东渡扶桑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学成回国后,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孜孜不倦,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1913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成绩列全校第一名。时值家境式微,无资供他升读大学,李云经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诚聘,开始了执教生涯。

  数年之后,李云经弃教从商,远渡重洋,在爪哇国三宝垄一间潮商开办的裕合公司做店员。不久因时局动荡,李云经打道回府,在潮安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后因时局动荡,银庄倒闭。

  李云经重返教坛,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他教学有方,声誉日隆,1935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1937年,李云经转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直至潮州沦陷,举家辗转香港。

  时逾半个多世纪,人们很难考证李云经弃教从商的真实动机。不少著作认为:李云经是因家境贫寒,时局所迫。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潮汕地区现时拥有人口1000万左右,而定居海外各国的潮人约六七百万,如加上移居港澳台的潮人,人数在1000万以上。

  潮汕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潮汕海外贸易发达,“商人重利轻别离”,“安土重迁”意识淡薄。潮人的迁徙,不可仅仅归结为贫穷。积极开拓,是潮汕文化的独特景观。潮人的迁徙,还不同于山东人闯关东,宁波人闯上海,人们的足迹仍在国内,而潮人则放眼海外。

  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始于19世纪中叶。1861年汕头开埠,每年输出的契约华工达数万。据广东海关史统计,1876~1898年,从汕头经香港或直达东南亚的华人有150万,其中绝大部分为潮人。国内有不少反映华工血泪史的影视文学作品,契约华工远离家园,是“受欺骗、被胁迫甚至遭绑架”。这是真实的历史,但不是历史的全部。大部分劳工是出于自愿的,他们心怀憧憬,前赴后继,蔚然成风。

  潮人极富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潮人移居海外,劳工逐年递减,商人与年俱增。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在大陆建立新政权,才渐渐停息。

  李云经生活在这个大的文化氛围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建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仍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不管李云经动机如何,他是他们中的失败者;亦不管时局如何动荡,商场如何险恶,他还是回到原点—重执教鞭。李云经或许接受了太多的传统道德,重义轻利,安贫乐道;或许更热衷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强国利民之本。

  我们从李氏家教,找不出丝毫经商敛财之基因。李嘉诚成为一代商界天骄,当属异数。

  韩江碧青浩荡,千秋万载穿越潮汕平原,南流入海。潮州古城,北有金山,东有笔架山,西有葫芦山,三山一水,秀色如画,恍若世外桃源。

  李嘉诚来到人世,世界已不太平。北伐取得辉煌的胜利,而中国依旧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世界经济经历长久繁荣后,接踵而来的是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潮州偏安一隅,受时局的影响微乎其微。李云经携长子嘉诚,流连于青山绿水间,人世的一切烦恼,都会随着江水漂流远逝。李云经对儿子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和家乡——这是他涉足商场,又淡出商场,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李嘉诚不负父望,聪颖好学,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咏诗诵文,是李嘉诚童稚时代最佳娱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嘉诚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最早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进了潮北门观海寺小学念书。学堂是观海寺的庙产,诵经声与读书声此起彼伏。

  新文化运动已经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正在享受工业革命的文明。学堂的读书声与寺庙的诵经声一样亘古不变,“之乎者也”构成授课的主要内容,时光恍然凝固。

  课堂的墙壁,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先生教授的诗文,李嘉诚在家早已烂熟于胸,他对陌生的诗文抱有浓厚的兴趣。李嘉诚回家讲给父亲听,父亲向他讲述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攻打上海的暴行。父亲忧郁的神色,深深铭刻在李嘉诚幼小的心灵里。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小小的藏书阁,线装古籍层层叠叠排放在书架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

  李嘉诚堂兄李嘉智回忆道:“嘉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

  他的另一位堂兄,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李嘉来感叹道:“嘉诚要小我十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自觉,我看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

  李嘉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心喜。李云经任宏安小学校长,不久,李嘉诚转入宏安小学就读,父子俩有机会天天相聚。

  他们相聚的话题,莫不围绕着书。书籍向李嘉诚展示出另一个世界,随着父亲娓娓的话音,李嘉诚仿佛看到忧国忧民的屈原,仰天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屹立船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在寒冷的秋夜,悲愤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嘉诚似懂非懂,但有一个理念却分外清晰: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

  时局动荡,生活清贫,未能建功立业的李云经,把厚望寄予儿子身上。李嘉诚优异的学业,是郁郁不得志的父亲最大的慰藉。

  如果不是风云急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治学之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他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人生的幸与不幸,只能让历史作结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凭藉嚣和的气焰及先进的武器,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山河。

  处于天涯一隅的潮汕已不太平,报章不时以醒目的标题,刊登山河破碎、日寇暴虐的消息。父亲转入郭垄小学任校长,整日忧心忡忡。母亲庄碧琴笃信佛教,敬香拜佛,祈祷佛祖保佑家人乡人平安。

  1939年6月,涂有猩红太阳标志的日机出现在潮汕上空,对城区狂轰滥炸。县教育科宣布所有的学校停课。李嘉诚对家园学子生涯的最后一课记忆犹新,处在乡间的庵埠未遭敌机轰炸,大部分学生仍按时来到学堂。

  国文老师慷慨激昂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最后,师生含着悲愤的热泪,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不久,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军一面大肆烧杀掠抢,一面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城区的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人们纷纷逃出城外,去山乡农村投亲靠友,躲避战乱。

  6月22日,日寇占领庵埠,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他携李嘉诚回到潮州城家中。李嘉诚小学尚未毕业,升学无望,又不敢随意走出家门,只好躲进藏书阁读古书。时事纷乱,李嘉诚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他尤喜欢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深深领悟到其间的真谛与忧愤。

  太阳旗在潮州城头猎猎飘扬,逃避战祸的人流仍络绎不绝。乃父之心甚于其子,李云经常与城里的知识分子相聚一起,秘密商议抗日大计。不少知识青年投奔抗战前线或敌后游击队。李云经上有老母,下有妻子儿女,未能迈出这一步。他每每想到这一点,心中万分愧疚。

  1940年年初,李云经携妻带子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住在姨亲家。不久,又辗转逃到后沟,投靠在后沟通小学任教的胞弟李奕。

  兄弟见面,李云经沉痛地说:“我逃荒失业,生活无着。一家人打疟,没医没药,祸不单行,苦不堪言。”

  这一年,祖母因惊吓贫困而逝世。李嘉诚伯父李云章、李云梯在他乡执教,潮汕沦陷,日寇横行,他们皆未能赶来后沟奔丧。李云经、李奕两兄弟,倾资为老母操办了简单的葬礼,草草掩埋在后沟的山冈。

  李云经失业一载,仍未找到教职。他不会体力劳动,亦不会做小生意,惟有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胞弟李奕薪水微薄,李云经不忍接受其接济。执教多年攒下的积蓄渐罄,李云经心急如焚。

  妻弟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大陆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成为战时大陆人的避难所。李云经与妻庄碧琴商议多日,决定前往香港投靠庄静庵。

  树挪死,人挪活。李奕赞同胞兄的计划。临行的前日,兄弟俩带家小到山冈祭奠老母。是夜,兄弟俩伴着昏昏的油灯小酌。李云经谈他的人生经历,感叹教育救国的理想付之东流,彻底破灭。

  兄弟俩长吁短叹,怆然涕下。

  1940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随父母踏上艰难的旅程。

  重镇和大道大都被日军占领封锁,海路不通,日本军舰在粤东沿海水域横冲直撞。李云经一家只敢走崎岖的山间小路,穿越平原地带则在夜间行动。

  寒冬腊月,阴冷潮湿,*雨霏霏。他们不敢也无钱住客栈,或露宿荒山野地,或在山村好心人家的茅屋借宿。他们穿越一道道日军封锁线,所幸的是,没有一次遭遇日本兵。山路上,不时遇到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或来或去,何处是可以安生的乐土?皆感到茫然和绝望。

  李云经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十多日,终于来到目的地香港。

  香港改写了李嘉诚的人生之路;香港造就出一代商界俊杰李嘉诚。数十年后李嘉诚重返家园,昔日跟随父母逃难的单薄少年,已成为蜚声世界的巨富。

  正如商业社会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世界没有免费的晚餐。”香港等待少年李嘉诚的,将是更大的磨难。

李嘉诚三个字怎么写好看

  李嘉诚签名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李嘉诚一笔商务签写法 ?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今天关于“李嘉诚名字多少画”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