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有多少姓氏 侗族人的姓氏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10-08         作者:嘉怡生活网

  侗族姓氏是:吴、杨、石、龙、梅、汪、韦、覃、梁、潘、粟、陈、谢、谭、莫、张、陆、李、尤、傅、蓝、何、秦、王等24姓。以吴、杨两姓最多。又据1989年贵州黎平县志载,黎平侗族以杨、石、陆、吴4姓最多。1993年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志载,新晃侗族有56姓,其中以杨、吴、姚3姓为最多。

侗族的起源与历史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侗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人多通汉语。原无文字,侗族还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它是由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侗族民歌尤以比喻见长。箫笛是他们的乐器。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

侗族人的姓氏是什么?

  侗族依山傍水之地和峡谷之村寨多建于中,多数自然寨由几个家族或几个姓氏组成。独家的村子较少有。小寨一般十几户到几十户;大寨三百至五、六百家。如肇兴、岩洞、罗里、育洞等村都是有名的大寨子。 侗族聚居而居,有利于御防猛兽、抵御官府压与盗匪的掳掠和便于互相调剂生产娱乐活动,有些村寨四周种满刺蓬,形成坚固的天然篱;或安竹钉,使其成为不可涉足之地,或用石块砌成围墙,公开三两个寨门出入。这种围墙既能保卫村寨、防匪治安,又可使寨内牲畜不随便出村践踏庄稼。 侗族村寨木楼鳞鳞,鼓楼耸峙,寨头寨尾没有门楼,寨边禾仓、禾晾、稻草堆排列成行。寨脚小溪上独具特色的花桥(又名风雨桥)横跨溪流之上。房屋布局,多依所傍的山势朝下,面向田坝或流水。巷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并根据地形由几户共同建造连带状房屋。前半部为开敞式宽阔的长廊,也叫敞廊,侗语叫“干栏”为生活休息和接待宾客与编织、刺绣的场所;后半部则是卧室与火炉房。侗族多建造“上人下畜”式木质结构的双面屋顶“干栏”楼房,当地汉语称为“吊脚楼”。开间有一间、两间,也有三、五间乃至十多间的连廊式串楼。侗族木房,一般建单数。不管间数多少,房屋两侧各配有“偏厦”,以架梯上楼之用。独户建造一头作为架样上楼,另一头则装修成窄房,堆放杂物或作客房。楼房一般有两层,底层关养牲畜,二层为起居室,瓦梁下天花板上堆放杂物。半边楼房是适应斜坡建造的,前半部是楼,后半部是平房。侗家楼房多分三柱、五柱或七柱(单数)。木柱锉方眼,穿枋成排,再用穿枋将各排串联在一起,上面加上瓜角檩子椽皮,盖上瓦或杉木皮,装修卧室即可居住。 侗族服饰 侗族的衣着以自纺自织的青布为主,夏、秋配 以蓝色和白色。传统的男式古装,头顶蓄发,围青布包头帕;上穿无领大襟铜扣(或布扣)青布衣,腰缠青布扎腰裤,脚穿双鼻梁布鞋或草鞋。侗族古装以银朝村保留得较完好。这种男服饰是:发脚围一条约3厘米宽,22厘米长的红布壳发围,发围上钉13至15个半圆银泡,头着蛋浆布包头帕;上衣为对襟蛋浆布高领单衣,外套绣大花背心;下身围两片垂至膝盖的全绣花围腰,围腰下端系有12个元宝形吊花色,吊色下各吊五条串珠,珠串末端各系有一撮玉白羽毛;下穿青布裤,脚穿双梁厚底大素花布鞋。近代着盛装时,老人戴瓜皮帽或新帽,身着长衫,外套锦团花缎子马褂,脚穿双梁布蓝花鞋。男青年着盛装时,上身多穿对襟高领单衣,头挽包头青布帕。青年妇女夏天披袈裟式罩系七至九条长约2至3厘米的银练,银练末端垂吊着箭、鱼、鸟、果实等银制品。冬、春季节,女子着大襟衣,下围百褶裙,腿包裹腿,脚穿勾头花鞋或圆头花鞋。少数地方的侗族妇女穿着与民国初汉族女子相似的大襟衣和长裤,但略有异变。 侗族工艺 在黎平境内侗族人民中,有铁器、银器、木器、竹器和制作服装道具等加工的技匠,将侗族工艺世代相传。 侗族青年妇女和小孩都喜欢佩戴银饰,计有项圈、手镯、耳环、银花、银帽、银链、银戒指、银簪、银梳等印刷品。这些印刷品通过炼、焊、雕刻、钻等工艺制成。其中以银花花冠最奇特,蝴蝶、小鸟置于花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县内侗族银匠散居各地,以激水口镇已流村尤负盛名,全村男性成年人几乎人人都会制作,被誉为“银匠村”。这里的能工巧匠足迹踏遍全县和临近的从江、榕江、三都以及广西的三江、融水、融安等县的侗村苗寨。 侗族妇女擅长纺织、洗染。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明弘治年间(公元1486年至1505年),侗族地区就已“度身而织”。到了清代侗族妇女自纺自织的“侗锦”、“侗布”已很闻名。胡奉衡《黎平竹枝词》有“松火夜偕诸女伴,纺成峒布纳官输”的诗名,可知当时纺织不仅为自己穿用,而且双是交纳官税的必需品。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黎平府的“诸葛锦”更是扬名。邑人张应昭作词赞曰:“苎幅参文绣,花技强朵云,蛮乡椎髻女,亦有巧手人。”佩戴的蛋浆亮布、光亮照人影,被称为“像锦缎一般”。其纺织洗染,工序繁多而且复杂:一是在蓝靛庞桶中洗染三四道才就蓝布;二是将蓝布用柿子浆、猴栗皮、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成藏青色,复再于靛桶中继续加染多次,使布显出青红色;三是用牛皮熬汁浆染,使布质硬铮不退色;四是用鸭蛋清上光。此外,每染一次后,都要在平滑的青石板上捶打,使布面平滑而显光泽。 侗族妇女善于刺绣,人少年时代起,母亲就手把手教她们绣花。境内绣花工艺极精致,有数线挑针绣、画图蒙绣、剪纸蒙绣、绞线绣等。刺绣的花样有花卉、蝴碟、习禽、走兽、鱼虾、龙游飞凤以及几何图等等。多为五彩,色调鲜艳,层次分明。此外,姑娘们还善于编织各种彩带,用以赠送情人,作为信物,或赠客亲留念。 侗族美术 侗族的绘画、剪纸等艺术自有其风格。有民间的传统作品和现代的文人作品。 民间的绘画主要是为鼓楼和花桥进行装点,画面有历史人物、山水花鸟、民族风情等。此外,姑娘们用的针线包系用裱硬的皮纸折叠而成,正面绘各色龙凤花鸟。

  希望采纳

三江侗族民俗有哪些

  奇特的侗族婚礼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婚礼非常奇特,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如程阳旅游景区的八个寨子便是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门”。 侗族婚礼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门”。“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 侗族

  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后面,手里抓着一块布,以便外人辨认。送亲途中,为了显示新郎家的家业,送亲队伍往往故意绕道而行,专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过。沿途每经过一个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极具传奇色彩的侗族“赶贼节”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企盼着来年岁岁平安。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口,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由于以前山贼进村抢劫时,是龙姓的人把山贼赶走,同时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民众定下规矩,“贼王”必须由龙姓人来扮演,预示着龙可以化邪为吉祥。其他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为上中下三个鼓楼片区,每年轮到一个片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活动开始后,侗族民众就开始放鸟铳,意在用枪声赶走山贼。一九九七年后,由于当地政府开展了收枪制爆活动,侗族民众的鸟铳被收缴。现在只能用炮竹声来赶山贼了。 “山贼”被赶跑后,可在寨外“偷”青菜回来做百家宴,到晚上,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另外,还有赛芦笙、 踩歌堂 、 抬“官人”、 “多耶” 、 行歌坐夜 、 “月堆瓦”、 “不落夫家”、 “偷亲”(偷婚)、 “送买转“(送新娘回门)、 “勾亲” 、程阳八寨集体婚礼 、拦路歌 等习俗。

  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很具民族特色。饮食方面,以粳米为主,山区人喜吃糯米饭,爱打油茶。善腌制酸菜、酸肉、酸鱼,有“侗不离

  酸”之说。好喝自酿的甜酒和低度蒸馏酒。吸烟也较普遍。侗族男子以着唐装为主,头包长青帕。女子头挽发髻置于头的左前方或脑后,插头簪或银梳,戴耳环、手镯和项链;穿大襟无领滚边衣,系带扣,里挂胸襟,下围百褶裙,秒绑腿,着云勾鞋。近几十年穿戴变化很大, 男的多穿装,女的多改穿唐装,青年穿西装的日益增多。侗族多聚族而居。一个村寨有一个至几个大姓,大寨有五、六百户。村庄依山傍水,房屋“干栏”为主,楼下安放石碓、农具、杂物以及喂养牲畜;楼上住人,中为厅堂,两边为火塘,是炊煮和取暖的地方,两头为卧室;三楼为卧室和粮仓.是侗族一村寨或一族姓的椟志,也是以、中心.风雨桥是侗寨外面为过河而建筑的桥梁,造型别致。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和风雨桥等,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严格实行族外婚。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结婚时也须征求父母的同意。过去姑表婚盛行,解放后已基本消失了。行歌坐月更是侗族男女青年特有的谈情说爱形式。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鼓楼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 多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

  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如今,社会秩序安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夏天,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风雨桥 又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侗族擅长建筑。一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

  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板桥、竹蔑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 4 . 4 米,宽3 . 4 米,高1 6 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纹、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食。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

  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许多人来说,一日两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将“阴米”(蒸熟晾干的糯米,有的还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树果实榨的食用油)炸成米花捞出,再炒花生米、黄豆等副食品。最后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叶稍炒一下,马上添温水入锅,加盐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时候碗里放点葱花、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黄豆、猪肝、瘦肉等配料,有的还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汤团,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行歌坐月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谈情说爱,一般都是农闲季节盛行。很多侗

   寨有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歌交游。夜幕降临了,寨子里的小伙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行歌坐月”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斗牛节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

  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 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一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

侗族人简介?

  侗族,自称为“干”或“更”或“金”。有些地方被称为“金 佬”、“金绞”、“金坦”。汉族称之为“侗家”,苗族称之为“呆故”,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侗族地区的古代居民,据史书记载, 秦朝时称为“黔中蛮”;汉代时称为“五陵蛮”或“五溪蛮”;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僚”;唐朝时称为“僚”,又称为.“僚许”或 “乌浒”;宋朝以后分别称为“仡佬”、“仡伶”、“仡悦”、“仡偻”、苗、瑶等等;明代称为“峒(硐、洞)人”或“洞蛮”;清代称为“洞苗”、“洞民”、“洞家”,或泛称为苗。总的来说,历史上的这些不同称呼,是否专指一个民族,一时间难以断定,但可以认为:“仡伶”是侗族的自称,“峒人”或“侗家”则是汉族对侗族的称谓。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晃州厅志》说;“厅治东接龙标,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岭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三江少数民族概况》说:“侗族女子,热天喜沐浴,每至黄昏,丁作之余,结队到溪边卸衣裙入溪浴,欢声沟谷,上下游泳,虽有男子,不相侵犯。”

  对于侗族的族源问题,有来自江西之说:即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西籍的汉人,因战乱或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便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旧制,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民下寨”,对侗族人民进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都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洲、欧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朗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十五人,籍隶江西者十三人,其中又有十一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有李、吴、石、陆、栗、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是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种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因此,侗族先民来自江西的说法,实际上是一次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的反映。在明代,不仅湘黔桂交界地区有侗族,而且岭南梧州一带亦有侗族分布。

  好了,关于“侗族有多少姓氏”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侗族有多少姓氏”,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