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流传多少年 二十四节,是中国人定的,还是西方人定的?为什么和洋历时间相近?

发布日期:2024-10-20         作者:嘉怡生活网

  阳历是以太阳算的,阴历是月亮算的。阴历就是我们俗说的国历,农历。是咱中国几百年的流传。而阳历是国外来的,俗称公历。

  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来设计的历法,这种历法起源于西方。公转的一个回归年是365.2421897天,所以每隔4年就会少了一天。

  古代人对于太阳的观察能力比较弱,对于月亮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所以,更多的地方使用的是阴历,也就是通过月亮的月相周期来计算的历法。

  一般来讲分成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周期为29.5306天。一般阴历中设定没有月亮的夜晚就是三十和初一,满月就是十五。阳历=24节气×15天=一年360天;阴历=月亮阴晴圆缺29天×12个月=一年348天

需知:

  1、时间不同。

  阴历: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中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二十四节,是中国人定的,还是西方人定的?为什么和洋历时间相近?

  我们现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和西方公历的结合,在四百多年前,我国沿用了数百年的历法年久失修,误差越来越大,后来在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的领导下,根据公历修订了二十四节气(主要修改节气的时间),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国家除了使用公历之外,还传承了农历的使用,很多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来的,在古代,历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使用的公历属于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比如地球公转周期是365.2422天,于是公历中一年定为365天,多余的误差弥补到闰年当中,于是就有了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的规定。

  如果根据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就叫做阴历,月相变化周期为29.53天,月球公转周期为27.32天;我们使用的农历兼具阳历和阴历的特点,所以农历本质上属于阴阳历,虽然兼具两者的优点,但是使用起来更加繁琐。

  二十四节气是嵌入农历当中的,早在商朝时期,古人就有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后来古人根据季节变化规律,增加了更多的节气,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基本定了下来。

  比如在公元前104年,《太初历》中就首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当中,并把回归年定为365.2502天,一个朔月定为29.530天,《太初历》一共使用了188年,后来历法又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并于2016年列为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根据节气的名称,就能得知季节变化情况或者农作物的耕种情况,比如芒种我们就知道到了谷类播种的季节,大寒就知道以入深冬。

  在崇祯年间(大约十七世纪中期),清朝沿用的历法年旧失修,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于是国家下令重修历法,在外国传教士汤若望和我们古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主导下,制定了《崇祯历书》。

  《崇祯历书》全面介绍了欧洲天文学的知识,并且借鉴了西方的公历,来对我国历法进行修正,比如对二十四节气时间上的修正,极大增加了农历的准确性,一直沿用至今。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我们把地球每转过15?定为一个节气,于是二十四节气基本平均分布在公历当中,反应四季的变化情况;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式椭圆的,所以每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天数间隔不一定相等。

  从本质上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根据阳历而来的,而公历属于阳历,所以二十四节气与公历能不谋而合;比如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4、5、6日),冬至总是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但是农历的日期每年都对不上。

公历与农历哪个更准确?

  农历更准确!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从准确度来说,它比不上伊斯兰阳历(平均每年与回归年仅相差3.7秒),也比不上农历(农历在废除闰周后,"年"的平均时间与回归年没有误差了)。

  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年"的天数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确定的,"月"的天数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确定的。与公历相比,农历有很多优点,如:可以指导农事(指二十四节气);可以判断月相;判断日月食(若发生日食,则必定在农历月初一;若发生月食,则必定在农历月十五前后);可以预测大小潮(海潮的大小与农历日期有明显的对应规律)。

  既然公历不准确,为什么它会成为"公历"呢?原因就是,它是基督教历。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扩张把这种历法带到了世界各地(甚至可以说是强加给了各地),使全世界多数地区使用了这种历法。中国使用"公历",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但从古到今,中国一直都在使用农历(夏历)。农历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必须传承下去的!

难得一遇!阳历和阴历多少年重复一次

   大家都知道 日历表 。在中国我们使用了两种历法在过日子,一种是国际通用的公历,另一种则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沿用至今的历法农历,这二者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的一定的差别,两者同过一天又是非常难得的,那么阳历和阴历多少年重复一次呢?

  

   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和地球自转一圈所化时间不是整倍数关系,是略多一些,是365.2422倍再差若干秒,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或365天6小时9分9秒半(恒星年),所以人为特地依回归年设置了闰年,被4或400能整除的年份是闰年,闰年的2月多一天有29天,但其他被100(不含被400能整除的年份)能整除的年份除外,2月仍为28天,当然因为有零头,也会有例外,大概要差25800年零头才会累积成小时,此外很久以前如1500年二月都有29天,那与历法制定国当权者的喜恶有关,这种设置与月亮以及与依月亮而定的阴历并无关系,所以闰年在此命题中不必考虑。

   而我国的阴历(准确的说是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来确立的,实际上每阴历月的平均天数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个阴历年有354.3672天,即月亮绕地球公转12圈的时间(12个阴历月)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1个阳历年)的时间相差更多,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周期(一个阳历年)是365.2422天,这样农历年1年的实际天数比阳历年少了约10.875天(还有若干秒零头),中国的农历采用了闰月的方法补足天数,十九年里安排七个闰月(即这七年一年里会有13个阴历月),使得每隔19年的农历、阳历基本重合。

   因为10.875天X19年=206.625天,206.625/7=29.51785714天,而一般阴历月是29天和30天,或者准确说阴历月平均天数是29.5306天,基本上19年就重复了,但因与前面29.51785714天还有点零头差,这样有时隔若干个19年就会相差(推迟)1天,具体要算哪些年份重合,哪些年份不重合,估计工作量很大,不如直接从万年历中查,因为它已全算好了,并且已考虑了例外年份。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不是历法。由于岁差(地球自转轴的进动使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50.24角秒,约25800年运行一周,这现象而引起的岁差),恒星年比回归年约长20分23秒。等于365.25636个平均太阳日,或365日6时9分9.5秒。

   由于地球绕太阳的转速并非匀速, 上列数字也不是绝对精确的, 所以,每年还是有些误差,由天文观察来进行纠正!

   结束语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整理带来有关于日历表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新历的生日是每年都变的、还是你出生的那年的那天、不会变来变去的呢?

  新历就是平常用的日历的日期,也就是公历的生日,是不会变的,每年都是同一天。而农历的生日对应在日历上基本是每年不同的。

  比如你是公历1月1号出生,那天是农历十二月初一,以后每年的1月1号就是你新历的生日,而农历生日要看几号是农历十二月初一,也许1月2号,也许是2月1号,都有可能。

  新历又称公历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立法,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故而过公历生日每年都是固定的。相对新历而言就是旧历,又称阴历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

生日的日期注意

  

  自国际接轨后,很多年轻父母尤其是90后这一代都是怎么省事怎么来,相比于需要每年计算日子的阴历,过固定日期的阳历是最方便的做法。但对于“隔代亲”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更喜欢遵循老传统给孩子过阴历生日,多属于守旧派。

  其实,按照国最传统过生日的做法是过“农历”,所谓的“农历”,追溯到过去是黄帝即位那一年“元年”,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历法,经常被老百姓误以为是阴历。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阳历流传多少年”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A+